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塔河油田各向异性的认识

张丽琴  於文辉  王家映  
【摘要】:正塔河油田属碳酸盐岩油田,埋深在5300米以下.该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受沉积、成岩、古岩溶等多种作用的影响;储集类型有裂缝型、裂缝—孔洞型、裂缝—溶洞型、基质孔隙型、生物礁滩型等多种类型,发育规模不均,纵横向非均质性严重,各向异性极强.由于上覆岩层较厚,不同层段的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特点,致使该区各向异性异常复杂.因此,给利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油层各向异性带来极大的困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爱军;;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2 李忠伟;;DCBIL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的应用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熊剑飞;武涛;陈静;何凤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牙形类的再沉积[J];古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4 许洪川;荣光辉;吕勇胜;韩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5 万锦峰;鲜本忠;佘源琦;杨立强;;基于伽马能谱测井信息的古水深恢复方法——以塔河油田4区巴楚组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6 苏江玉;俞仁连;;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7 陈静;;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分布规律探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8 刘其;;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新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6期
9 马晓娟;张忠民;陈占坤;;塔河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萍;袁向春;李江龙;胡向阳;谢丽慧;;塔河油田4区古地貌对储层分布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3期
11 牛玉静;康志宏;龙旭;崔文彬;;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油藏溶洞储集体成因及演化[J];现代地质;2011年04期
12 魏小龙;刘红岐;安子铉;杨美锦;何小兵;周路钧;;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对电阻率的影响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3 张小兵;吕海涛;赵锡奎;李坤;何建军;;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构造演化及油气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3期
14 杨敏;靳佩;;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量分类评价技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15 郑朝阳;柳益群;段毅;于文修;樊婷婷;张学军;;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石炭系、三叠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16 郭倩;蒲仁海;杨林;孙国峰;朱李;楚宪波;;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志留系上倾尖灭圈闭油气成藏[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7 严威;王兴志;丁勇;吕海涛;刘存革;;塔河南部奥陶系海西早期岩溶的发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8 许克明;;塔河油田单元储量动态计算方法与评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6期
19 夏睿;;浅谈塔河油田托普台区奥陶系流体识别方法选择[J];内江科技;2011年09期
20 张梦华;陈光;;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高温、超深井碳酸盐岩油藏生产测井探讨[J];石油仪器;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琴;於文辉;王家映;;塔河油田各向异性的认识[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周江羽;李星;王燮培;吴冲龙;张希明;林忠民;云露;王君奇;;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断裂—裂缝网络体系定量预测[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王震;邓光校;;分频混色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传刚;王铁冠;;塔河油田原油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藏规律[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李宗杰;邱绳德;;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地震波分频预测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振宇;程业勋;潘玉玲;;在塔河油田用物探方法普查地下水资源的主要成果[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红汉;张希明;陈惠超;林忠民;王小平;顾忆;陈正辅;王恕一;;运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确定塔河油田油气成藏期次及主成藏期[A];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8 仵岳奇;柳建华;马勇;;测井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的应用与问题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传刚;王铁冠;胡宗全;周新科;许化政;高金慧;;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藏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管路平;蔡瑞;王世星;佘德平;赵群;;地震属性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新便;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程军蕊;塔河油田奥陶系地下流体特征与油气藏形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杨彦军;碳酸盐岩缝洞油藏储层、流体识别及评价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唐玄;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运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饶丹;塔河油田奥陶系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动力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叶勇;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及在塔河油田南部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7 李宗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模型与预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云露;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丁勇;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型储层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朱蓉;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流体赋存分布规律及控水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刚;塔河油田轻质油井井筒处理及工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2 屈丹龙;塔河油田八区奥陶系地质分析及注水开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张德民;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流体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钧瑞;塔河油田6、7、8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目标砂层(体)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钟倩倩;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储层地球化学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竹强;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王培俊;塔河油田二区奥陶系裂缝特征及成因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王敏;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邓小江;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南部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丘(礁)滩相储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谢斌;塔河油田一区主体区三叠系下油组储层综合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兴岩 雒永春 蒋玲;塔河油田新增探明储量1.35亿吨[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记者 宗钢 雒永春;自有核心技术助力塔河油田开发[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宗钢;塔河油田唱响创新发展主旋律[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记者 宗钢 雒永春;西北油田开发成功防治硫化氢新技术[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记者 宗钢 雒永春;塔河油田稀油区勘探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蒋琳琳 雒永春;塔河油田白垩系勘探获重大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7 记者 周兴岩 通讯员 何云峰 邓贤伟;塔河油田外围 勘探开发获新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张新庄 刘毅;塔河油田TH10403X井实施新工艺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孙希利 通讯员 杨东辉 郝光灿;情系大漠写人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王勤聪 张润泰;塔河油田TP28井远探声波测井应用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