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研究——Ⅰ.方法和数字试验
【摘要】:正震源破裂过程的反演目前多采用波形拟合反演的思想.大多是在由先期研究设定震源位置和断层方位,将断层面划分成若干子单元(子断层),把各子断层滑动产生的地震波场按一定时间延迟叠加,得到整个震源破裂引起的地震波场,通过与观测到的地震波形拟合,反演计算断层面上各子单元上的破裂参数,勾画出震源破裂过程.
|
|
|
|
1 |
秦嘉政,刘祖荫,张俊伟;用地震标定律研究丽江7.0级地震的破裂过程[J];地震研究;1997年01期 |
2 |
牛兴平;吴斌;;EAST等离子体破裂的数值模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7年04期 |
3 |
陈学忠;吕坚;王慧敏;;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M_S5.7地震序列的破裂过程研究[J];地震;2008年01期 |
4 |
林邦慧;董大南;胡小幸;;用复合形法反演1966年3月8日马兰6.8级地震及3月22日东汪6.7级地震破裂过程[J];华北地震科学;1987年S1期 |
5 |
闻军;勾宪斌;赵京轶;;邢台石膏矿矿震孕育过程及警示[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年02期 |
6 |
E.L.Olson;R.M.Allen;王晓权;;地震破裂的确定性性质[J];世界地震译丛;2007年02期 |
7 |
秦嘉政;刘丽芳;钱晓东;;根据地震定标律研究汶川8.0级地震的破裂特征[J];地震研究;2008年S1期 |
8 |
孙萍;彭建兵;殷跃平;吴树仁;;黄土拉伸试验及其破裂过程仿真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02期 |
9 |
张艳博;刘善军;;含孔岩石加载过程的热辐射温度场变化特征[J];岩土力学;2011年04期 |
10 |
伍向阳;岩石剪切破裂过程能量损耗的评估[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年02期 |
11 |
苏有锦,刘祖荫;丽江7.0级地震震源环境及其破裂过程讨论[J];地震研究;1997年01期 |
12 |
范家参;包括激发和衰减的粘弹性Ⅱ型破裂过程的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6年08期 |
13 |
张之立,方兴;研究地震破裂过程的一种新的方法及其应用[J];地震学报;1988年01期 |
14 |
范家参,徐平;有激发和衰减的有限长裂缝Ⅱ型破裂过程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2年05期 |
15 |
陈学忠,盖增喜,周仕勇,郭铁栓,朱令人;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5.4级地震序列的破裂过程研究[J];地震学报;2001年06期 |
16 |
毛燕;刘娜;段洪杰;张潜;;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研究综述[J];地震研究;2008年S2期 |
17 |
范家参;包括激发和衰减的走滑断层破裂过程的解析解[J];地震研究;1982年03期 |
18 |
;预破裂中声波信号参数特性[J];内陆地震;1996年01期 |
19 |
王成宝;张之立;;1966年邢台地震序列破裂过程的有限元计算[J];华北地震科学;1990年04期 |
20 |
魏正军,钟顺虎;模拟分析在试验和设计中的应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