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测深资料的延拓成像研究
【摘要】:正水是制约西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重要因素,西部要发展,水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目前,在地下水的勘查中,比较快速经济的手段是物探方法;而比较直接、有效的常用方法中,仍然以各种电法勘探方法为主.其中,重要的新方法新技术之一就是FH—4电导率成像系统.
|
|
|
|
1 |
毛先进,鲍光淑;电磁测深中水平电偶源漏电对观测数据的影响[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2 |
张云琳,安海静,刘晓玲,刘宝勤,贾政;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横向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J];地震地质;1988年02期 |
3 |
殷长春;赤道向频率域电磁测深三维电磁模拟技术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6期 |
4 |
A.Kovacs;用直升飞机电磁测深测量海冰厚度时的轨迹/高度比:理论估值与野外估值的对比[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5年06期 |
5 |
苏发,汤井田,何继善,温佩琳;源近区频域电磁测深视电阻率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01期 |
6 |
孔祥儒,刘士杰,张建军,李宗舜,牛青坡,潘金滇,林绅照;福建东部地区大地电磁测深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1年06期 |
7 |
殷长春,李吉松;任意角度瞬变电磁测深正演问题计算方法[J];物探与化探;1994年04期 |
8 |
黄力军;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一维全区视电阻率解释方法研究[J];物探与化探;1995年05期 |
9 |
宋守根,汤井田,何继善;小波分析与电磁测深中静态效应的识别、分离及压制[J];地球物理学报;1995年01期 |
10 |
邵敏,何展翔,张立恩;二维中值滤波在电磁测深曲线去噪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1年03期 |
11 |
翁爱华,王雪秋;利用数值积分提高一维模型电偶源电磁测深响应计算精度[J];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03期 |
12 |
詹应林;昌彦君;刘磊;曹中林;;各向异性参数对电性源频率测深曲线的影响[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
13 |
陆克;“电偶源电磁测深正反演问题的研究”报告通过评审[J];物探与化探;1987年04期 |
14 |
汤井田,何继善;频率域电磁测深中的记录规则[J];物探与化探;1994年03期 |
15 |
U.C.Das;控制源电磁测深中视电阻率曲线直接反映了层状介质的电阻率[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5年05期 |
16 |
苏发,何继善;双频组合波与近区频域电磁测深[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03期 |
17 |
焦鹏程;;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资料相位检测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06年20期 |
18 |
黄力军,陆桂福,刘瑞德,杨冠鼎;电磁测深方法在深部地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4年06期 |
19 |
杨巨保;EH-4型电导率成像系统简介[J];物探装备;1996年01期 |
20 |
何继善,吴小平,柳建新,张树宝,游进宝;利用小波变换确定电磁测深曲线拐点的应用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