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管路平蔡瑞王世星佘德平赵群  
【摘要】:正地震属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已广泛用于地层分析、储层特征描述和油藏监测.所谓地震属性,就是对地震资料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学特征的一种测量.常用的地震属性有:振幅、波形、频率、衰减因子、相位、相关系数、能量等.我们将地震属性技术应用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有效地预测了碳酸盐岩储层的缝洞发育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天宝;;地震曲率属性在预测裂缝中应用[J];内江科技;2011年09期
2 朱海东;雷英成;屈勇;;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分析在地震图像共同区域划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3 任爱军;;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4 肖西;党杨斌;唐玮;李进;徐星安;黄晓松;;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饶阳凹陷路家庄地区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刘江;姚云霞;;综合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快速储层预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7期
6 许洪川;荣光辉;吕勇胜;韩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7 李忠伟;;DCBIL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的应用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8 熊剑飞;武涛;陈静;何凤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牙形类的再沉积[J];古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9 李灿苹;李敏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地震波振幅属性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万锦峰;鲜本忠;佘源琦;杨立强;;基于伽马能谱测井信息的古水深恢复方法——以塔河油田4区巴楚组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11 苏江玉;俞仁连;;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2 刘其;;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新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6期
13 卢宇峰;刘存革;杜春晖;姜昊罡;梁锋;;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14 陈静;;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分布规律探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15 田鑫;王绪本;张铭;张文起;毕素萍;;地震属性方法在油田开发阶段薄砂体识别中的应用——以印尼苏门答腊盆地Gemah油田M油层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16 马晓娟;张忠民;陈占坤;;塔河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7 付建元;戴小平;王瑞华;秦俐;巫芙蓉;梁虹;;川南河包场区块茅口组缝洞系统定量描述[J];石油物探;2011年03期
18 王萍;袁向春;李江龙;胡向阳;谢丽慧;;塔河油田4区古地貌对储层分布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3期
19 于常青;;用于油气检测的地震属性差异分析方法——在塔中地区的应用[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20 陈彬滔;于兴河;杨丽莎;李胜利;梁富康;邹敏;;勘探评价早期阶段沉积微相研究方法探讨——以东濮凹陷前梨园南地区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路平;蔡瑞;王世星;佘德平;赵群;;地震属性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孔国英;印兴耀;张广智;;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范廷恩;翁斌;张益明;;地震属性技术在海上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迪;黄捍东;张如伟;;基于灰关联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张卫华;陈胜红;;利用地震属性恢复古构造[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竹生;陈灵君;张赛民;;实现测井属性预测的一种新思路[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7 杜丽筠;蒲仁海;周延平;;属性优化在台格庙太二段产能预测中的应用[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曹辉兰;王世星;靳文芳;蔡玉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属性及不连续性检测效果分析[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温书亮;;地震多属性优选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周枫;马中高;张国保;钱菊华;;大牛地储层流体敏感地震属性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铁强;地震属性及其对实际数据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鲁新便;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描述及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3 程军蕊;塔河油田奥陶系地下流体特征与油气藏形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刘金平;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层综合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李灿苹;散射波特征与非均匀地质体对应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徐宁;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特征及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7 杨彦军;碳酸盐岩缝洞油藏储层、流体识别及评价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饶丹;塔河油田奥陶系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动力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殷积峰;川东二叠系生物礁的地质特征与地震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叶勇;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及在塔河油田南部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龙;基于分形理论的地震属性异常圈定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菁;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冲刷带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靳吉祥;基于地震属性多元回归分析的煤层厚度预测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德庆;非线性地震属性关联维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付检刚;地震属性分析在大庆长垣北二西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宋刚;塔河油田轻质油井井筒处理及工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7 郭旭;地震属性在薄层砂体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德朋;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过程可视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屈丹龙;塔河油田八区奥陶系地质分析及注水开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张德民;塔河油田南部盐下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流体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彦莉;塔河油田利润突破百亿[N];新疆日报(汉);2009年
2 记者 周兴岩 雒永春 蒋玲;塔河油田新增探明储量1.35亿吨[N];中国石化报;2008年
3 记者 宗钢 雒永春;自有核心技术助力塔河油田开发[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通讯员 周兴岩 刘勤 段波 记者 孙希利;塔河油田全力抗洪保产[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记者 高燕 见习记者 聂阳;技术创新创造塔河油田开发“神话”[N];新疆科技报(汉);2011年
6 通讯员 韩金保 记者 雒永春;塔河油田多管齐下治“水荒”[N];中国石化报;2011年
7 通讯员 吕德群 田景;塔河油田对掺稀流量计改造获成功[N];新疆日报(汉);2011年
8 韩金保;数字塔河油田一期工程通过验收[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记者 周兴岩 蒋琳琳;塔河油田多措并举落实安全生产[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宗钢;塔河油田迎接挑战走新路[N];中国石化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