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利波“之”字形频散曲线分析
【摘要】:正瑞利波是一种能量集中在自由表面的小区域内并沿界面传播的面波,它具有传播速度低、衰减小、抗干扰强等特点.瑞利波勘探作为一种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瑞利波勘探技术已被用来进行土基分层、软地基加固处理的效果评价、公路质量的无损检测、地基抗震设计、地下洞穴探测及岩溶勘探等,并取得了一定的实用效果.然而,关于瑞利面波的激发与传播机制还不很清楚,有待于理论上的研究.因而深入开展瑞利波传播机理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目前,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工程勘察中,人们大多利用实际观测到的(或者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瑞利波频散曲线来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确定地表下的介质分布情况.在实际勘探中得到的瑞利波频散曲线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在地表下出现软弱夹层或地层裂缝和空洞时,往往会得到呈“之”字形的频散曲线,人们正是利用这个“之”字形结构可以推断出软弱夹层和地层裂缝的大概位置,但根据弹性波理论得出的频散曲线是(?)光滑的曲线,沿(?)变的“(?)”形状出现,人们为此开
|
|
|
|
1 |
张碧星,鲁来玉;用频率-波数法分析瑞利波频散曲线[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2 |
吴燕清;杨天春;;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反演[J];煤炭学报;2008年10期 |
3 |
翟佳羽;赵园园;安丁酉;;面波频散反演地下层状结构的蚁群算法[J];物探与化探;2010年04期 |
4 |
杨天春,易伟建,吴奇;瑞利波“之”字形频散的正演及实践对比[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3期 |
5 |
张碧星,肖柏勋,杨文杰,曹思远,牟永光;瑞利波勘探中“之”形频散曲线的形成机理及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4期 |
6 |
李建军,刘鸿福;应用瞬态瑞利波技术跟踪探测煤层夹矸的变化[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7 |
石玉成,蔡红卫;瑞利波测试技术用于剪切波速勘探之研究[J];高原地震;1995年03期 |
8 |
赵东,王光杰,王兴泰,孙仁国;用遗传算法进行瑞利波反演[J];物探与化探;1995年03期 |
9 |
董珂;;用MASW评价灌浆效果[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1期 |
10 |
王小波;王勇;;影响瑞利波在矿井中探测精度的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1期 |
11 |
冼伟东;瑞利波勘探技术在开滦荆各庄矿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年05期 |
12 |
王小波;梁春苗;杨新武;赵兆;;双边激发瑞利波技术在西山官地矿的应用研究[J];地质装备;2010年02期 |
13 |
方谦光,李志华,潘瑞林;利用瑞利波进行铁路路基稳定性检测的理论基础及应用[J];铁道学报;1999年04期 |
14 |
杨天春,何继善,吕绍林,Giovanni Cascante,吴燕清;三层层状介质中的多导波模式及其频散和位移特征[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4年01期 |
15 |
杨天春;王齐仁;肖江;徐卓荣;;两种计算瑞利波理论频散曲线的传递法模拟对比[J];物探与化探;2008年04期 |
16 |
李锦飞;TRES-Ⅰ型多分量瑞利波勘探仪的研究及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8年02期 |
17 |
王有杰;24位高分辨率本安型瑞利波探测仪的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年06期 |
18 |
杨天春,吴燕清,易伟建;瑞利波泄漏模式与“之”字形正演模拟[J];煤炭学报;2005年02期 |
19 |
杨光,杨吉生;水平液固界面上瑞利波辐射的有限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3期 |
20 |
杨天春;朱自强;周勇;;Matlab环境下瑞利波有限差分正演与曲线绘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