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目前地震勘探正朝着三维甚至四维地震方向发展,而且每一道往往可能包含着多分量数据,导致需要解释的数据体不断增大.加上诸多地震属性数据体(如声阻抗数据体和相干体等)的产生,使得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地下油气信息.然而,3D数据的解释空间迄今依然主要是2D的,即纵测线、横测线、横剖面和平面图.这样产生解释的结果往往是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理解的二维纸上图件,信息表达方式不直观,不易于理解和交流,因而,三维勘探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以三维方式观察和解释数据,则可以大大提高解释的效率、精度和完整性,并能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显示大量数据,使用户能通过计算机进入一个可参与的世界,看到生动、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信息,不论是地质、地球物理还是工程的,都能在同一个三维空间内共享,加强了不同领域专家、工作组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使三维工作空间成为油气勘探、
|
|
|
|
1 |
郭勇,王元波;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5期 |
2 |
胡天跃;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2期 |
3 |
吴志勤,王赟,李育芳,冯臣,卜小平;Linux下基于OpenGL的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实现[J];煤炭工程;2004年03期 |
4 |
刘继勇;复杂地表地震资料成像技术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2期 |
5 |
马洪艳;尹成;李大卫;;反卷积的直接解法及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3期 |
6 |
胡英;张研;徐右平;姚逢昌;孙夕平;梁宏;;改进陆上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监控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6期 |
7 |
刘建芳;石生林;管文华;黄志刚;;也门1区块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探讨[J];小型油气藏;2007年02期 |
8 |
孙红梅;贾瑞生;王萍;;基于钻孔数据的地层三维可视化改进算法[J];测绘科学;2008年03期 |
9 |
唐庆宝;张国旗;;地震资料处理监督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8年03期 |
10 |
张国旗;;新疆油田地震资料处理监督的探索[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8年04期 |
11 |
何小兵;刘红岐;刘伟;杨美锦;;基于OpenGL的三维井眼轨迹可视化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6期 |
12 |
张敏;张立晶;袁淑芬;傅玉;张阳;;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J];吉林地质;2010年02期 |
13 |
刘茂诚;;一个各向异性速度分析应用实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4期 |
14 |
武桂香;闵景福;刘鹏程;周旭东;;白塔子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2期 |
15 |
武桂香;闵景福;刘鹏程;周旭东;丁春香;;白塔子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4期 |
16 |
陈建平;陈勇;朱鹏飞;王丽梅;尚北川;赵洁;;数字矿床模型及其应用——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稀有金属隐伏矿预测为例[J];地质通报;2011年05期 |
17 |
张向辉;;多次波衰减技术在复杂地区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
18 |
田树人;;用李氏经验公式估算反Q滤波中的Q值[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年03期 |
19 |
赵军,艾献明,李正强,刘其军,朱健;三维可视化与地震相分析研究的得与失——广北河道砂体勘探效果分析[J];石油物探;2002年S1期 |
20 |
张雪松,张永波,张礼中;地下水含水层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实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