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狄邦让孙吉定  
【摘要】:正目前地震勘探正朝着三维甚至四维地震方向发展,而且每一道往往可能包含着多分量数据,导致需要解释的数据体不断增大.加上诸多地震属性数据体(如声阻抗数据体和相干体等)的产生,使得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地下油气信息.然而,3D数据的解释空间迄今依然主要是2D的,即纵测线、横测线、横剖面和平面图.这样产生解释的结果往往是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理解的二维纸上图件,信息表达方式不直观,不易于理解和交流,因而,三维勘探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以三维方式观察和解释数据,则可以大大提高解释的效率、精度和完整性,并能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显示大量数据,使用户能通过计算机进入一个可参与的世界,看到生动、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信息,不论是地质、地球物理还是工程的,都能在同一个三维空间内共享,加强了不同领域专家、工作组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使三维工作空间成为油气勘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勇,王元波;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5期
2 胡天跃;地震资料叠前去噪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2期
3 吴志勤,王赟,李育芳,冯臣,卜小平;Linux下基于OpenGL的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实现[J];煤炭工程;2004年03期
4 刘继勇;复杂地表地震资料成像技术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2期
5 马洪艳;尹成;李大卫;;反卷积的直接解法及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3期
6 胡英;张研;徐右平;姚逢昌;孙夕平;梁宏;;改进陆上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监控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年06期
7 刘建芳;石生林;管文华;黄志刚;;也门1区块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探讨[J];小型油气藏;2007年02期
8 孙红梅;贾瑞生;王萍;;基于钻孔数据的地层三维可视化改进算法[J];测绘科学;2008年03期
9 唐庆宝;张国旗;;地震资料处理监督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8年03期
10 张国旗;;新疆油田地震资料处理监督的探索[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8年04期
11 何小兵;刘红岐;刘伟;杨美锦;;基于OpenGL的三维井眼轨迹可视化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6期
12 张敏;张立晶;袁淑芬;傅玉;张阳;;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J];吉林地质;2010年02期
13 刘茂诚;;一个各向异性速度分析应用实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4期
14 武桂香;闵景福;刘鹏程;周旭东;;白塔子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2期
15 武桂香;闵景福;刘鹏程;周旭东;丁春香;;白塔子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4期
16 陈建平;陈勇;朱鹏飞;王丽梅;尚北川;赵洁;;数字矿床模型及其应用——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稀有金属隐伏矿预测为例[J];地质通报;2011年05期
17 张向辉;;多次波衰减技术在复杂地区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18 田树人;;用李氏经验公式估算反Q滤波中的Q值[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年03期
19 赵军,艾献明,李正强,刘其军,朱健;三维可视化与地震相分析研究的得与失——广北河道砂体勘探效果分析[J];石油物探;2002年S1期
20 张雪松,张永波,张礼中;地下水含水层可视化方法研究与实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邦让;孙吉定;;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三维可视化软件的研制与开发[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廖峰;;电磁法资料的模拟及三维可视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鹏;;分频静校正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增艳;;辽河油田地震资料处理计算机系统网络优化[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艳丽;;深层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邢春颖;彭苏萍;王赟;;三维煤田地震资料处理[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伍羿;;石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中存储区域网的构建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于常青;杨文霞;符溪;白志琳;;海上地震资料的多次波压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施剑;栾锡武;吴志强;闫桂京;何玉华;刘俊;王红丽;岳保静;;南黄海多道地震资料处理多次波压制技术与实践[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增艳;;地震资料处理中大规模集群系统的集成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龙斌;油田勘探开发地质对象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兆湖;复杂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孙平;基于非相关联流动法则的三维边坡稳定极限分析[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于军;基于ArcGIS平台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韩玲;多源遥感信息融合技术及多源信息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鲁彬;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研究及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0年
7 邹伟;三维地质勘查软件核心技术研究与实现[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8 何旭莉;[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吴东胜;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信息集成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10 郭清海;山西太原盆地孔隙地下水系统演化与相关环境问题成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立慧;三维工程地质模型与可视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2 周爱华;矿井地质三维可视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3 程楷;油气微生物勘探解释模型的初步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永;煤矿采区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张敏;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在机场建设工地地质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邢延涛;复杂地质岩体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岳保静;单道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8 陈业斗;黄海浅层多道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郭花利;基于Skyline技术的油藏管理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戴海涛;塔里木盆地库车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会宪 记者 马启孝;地震资料处理实现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0年
2 李占彬;大庆油田地震资料处理再添生力军[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彭冬梅;大沙漠地震资料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4年
4 多雪峰;九联片地震资料处理项目启动[N];中国石化报;2003年
5 ;可视化分析技术识别河道砂[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记者 马永;“海豚递进式”科技师带徒[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付腾弘;加快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信息化进程[N];中国矿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邓道静;贴近生产解难题 当好“推进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高慧丽 本报通讯员 袁炯熙;透视申城“前世今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通讯员 陈玉霜 李安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阶段性成果[N];中国石油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