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引起的气象效应
【摘要】:正利用气象多种参数,作为地震前兆的信息,已被多数地震学专家所接受.有关副高压结构的变异如何同地震前兆相结合,目前还是空白.但在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6.1级地震前,在我国东南沿海,来自西太平洋副高(脊)结构,完全打破常年的活动规律,改变了原有结构,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利用本次副高压结构的变异同长江口6.1(北纬31.4°,东径123.2°)级地震关系,探讨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为攻克地震短临预报抛砖引玉.
|
|
|
|
1 |
刘雅芳,缪启龙;大气环流异常与地震关系初探[J];自然灾害学报;1992年04期 |
2 |
;地震与气象关系的研究情况[J];山东气象;1976年06期 |
3 |
李普照,卢显苏;电感异常与地震——歉述电感的短期予报[J];山西地震;1978年01期 |
4 |
肖承邺;地震成因综述[J];山西地震;1978年02期 |
5 |
刘幼唐;险震预报的气象信息[J];山西地震;1980年02期 |
6 |
张嘉延;河北省M_S≥5.5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J];地震;1983年03期 |
7 |
姚梅尹;对广东省历史地震的两点看法[J];华南地震;1983年S1期 |
8 |
M.A.萨托夫斯基
,史斗;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和前景[J];地球科学进展;1987年05期 |
9 |
俞敏,景星;地震预报是一门科学——访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J];山西地震;1987年01期 |
10 |
单修政;地震灾害与地震预报[J];山西地震;1987年03期 |
11 |
赵新平,刘巍,啜永清,英扬;1979年介休5.2(Ms)地震前的孕震空区[J];山西地震;1987年04期 |
12 |
;建筑抗震[J];山西地震;1989年S1期 |
13 |
陈荣华,冯德益;中国华北地区每年地震强度的预测[J];中国地震;1989年04期 |
14 |
徐大方,高莉萍,王凯;中国西北地区几个中强地震的Pnl波研究[J];中国地震;1989年04期 |
15 |
方永臻;1966年吉林省范家屯5.2级地震的气象特征[J];地震;1991年05期 |
16 |
;国内地震和工程抗震科技文献题录(续)——(1993年第三四季度)[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4年01期 |
17 |
朵建果;动物与地震[J];江苏绿化;1995年05期 |
18 |
杨静;洛杉矶大地震的建筑破坏[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6年01期 |
19 |
韩成太;测绘·地质·地震事业 地震工作[J];山西经济年鉴;1996年00期 |
20 |
云帆;地震预报:成熟有待时日[J];百科知识;1997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