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地球引力场长期变化的确定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人造地球卫星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引力场模型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都较之以往有极大的提高。过去人们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地球引力场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上,而当把它用于地球动力学研究及解释时发现,引力场的时变性同样非常重要。例如引力场低阶系数J2和J3的长期变化可以研究和解释地幔滞弹和冰后回升问题。由于SLR的观测精度达到厘米级,全球观测网分布较均匀,被测卫星如Lageos-1,Lageos-2 Starlette等适宜于高精度的轨道确定,它们特别适宜于精密测定低阶地球引力场变化。
|
|
|
|
1 |
高布锡;;核幔耦合引起的黄赤交角长期变化[J];天文学报;1983年02期 |
2 |
陈子雄;凌兆芬;;黄赤交角的长期变化[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
3 |
安振昌;地磁场模型和冠谐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3期 |
4 |
马石庄
,徐升
,陆文松;地球磁场长期变化动力学的Hamilton形式[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年02期 |
5 |
王德瀚;长江宜昌站枯季径流长期变化的分析[J];科技通报;1994年03期 |
6 |
武炳义,黄荣辉,高登义;冬季北极海冰长期变化对华北降水的可能影响[J];高原气象;1999年04期 |
7 |
韦桂峰;广东大亚湾西南部海域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J];生态科学;2005年01期 |
8 |
安振昌;根据IGRF计算1995~2000年中国及邻区地磁长期变化[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8年03期 |
9 |
方国洪,王凯,郭丰义,魏泽勋,范文静,张冬生,毕家胜;近30年渤海水文和气象状况的长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J];海洋与湖沼;2002年05期 |
10 |
李伟;康国发;白春华;高国明;;过去2000年以来地磁偶极子的长期变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年02期 |
11 |
白春华;康国发;高国明;;地球主磁场的周期性特征[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2 |
许以平
,苏炳凯;北半球副高带的长期变化(五)[J];气象;1980年07期 |
13 |
刘次沅;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最新结果[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4年00期 |
14 |
白春华,康国发,李伟;近300年来的地磁场总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长期变化[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5 |
徐文耀;Henri-Claud Nataf;魏自刚;杜爱民;;地磁场长期变化速率的30年周期[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
16 |
王颖;封国林;施能;甄淑红;;江苏省雨日及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研究[J];气象科学;2007年03期 |
17 |
王斌;非绝热有限振幅超长波的演变和大气环流的中长期变化[J];中国科学B辑;1982年06期 |
18 |
高布锡;;惯性耦合对黄赤交角长期变化率的影响(摘要)[J];时间频率学报;1982年02期 |
19 |
林云芳,曾小苹,郭启华;东亚地区地磁非偶极场长期变化的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1985年05期 |
20 |
邓顺兴,李献智,樊秀英,姚法章,许智,谢美娟;华北地区地磁场Z分量长期变化的拟合与预测[J];中国地震;198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