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镇宽,苗来成,关康,陈革;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J];地质找矿论丛;1998年03期 |
2 |
柳淮之,钟自云,姚明;扬子地块晚古生代裂谷与地体[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
3 |
孙林华;桂和荣;;皖北新元古代大地构造演化研究进展[J];安徽地质;2010年01期 |
4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第11卷、1—4期1987年3月—1987年12月总目录[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7年04期 |
5 |
杨洪之,朱振华,赵志忠;中国不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0年04期 |
6 |
刘光鼎;;中国海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动力学特征[J];地质学报;1992年04期 |
7 |
汤加富;华南变质基底的组成、边界与构造演化(研究综述)[J];安徽地质;1994年Z1期 |
8 |
周鼎武,董云鹏,华洪,刘颖宇;“磨拉石建造”和“不整合”在地层对比中的意义——以扬子地块及其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为例[J];地质论评;1996年05期 |
9 |
吕炳全,王红罡,胡望水,沈伟锋,张玉兰;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年04期 |
10 |
刘贵;中扬子的基底结构及其大地构造演化[J];石油天然气学报;1987年02期 |
11 |
段嘉瑞,何绍勋;北祁连山东段大地构造演化与地洼构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9年03期 |
12 |
刘兴忠;周维勋;;中国铀矿省及其分布格局[J];铀矿地质;1990年06期 |
13 |
侯威,陈惠芳,梁新权,王可伏;海南岛前寒武纪地层的确定其大地构造演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2年02期 |
14 |
刘光鼎;中国海地球物理研究的基本总结[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2期 |
15 |
李正祥,孙萍;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碰撞──关于郯庐断裂以东地区缝合线的地壳分离模式[J];海洋地质动态;1994年12期 |
16 |
刘福田,刘建华,何建坤,游庆瑜;滇西特提斯造山带下扬子地块的俯冲板片[J];科学通报;2000年01期 |
17 |
谭富文,尹福光,许效松,陈明;楚雄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沉积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3期 |
18 |
戴传固;李硕;边申武;;青藏高原北缘昆仑—羊湖地区构造演化特征[J];贵州地质;2006年01期 |
19 |
胡肇荣;邓国辉;;钦-杭接合带之构造特征[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20 |
牟传龙;许效松;;华南地区早古生代沉积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