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利用CDSN宽频带记录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

汪素云  俞言祥  吕红山  
【摘要】:正一、引言自从反应谱理论提出以来,利用强震观测资料对反应谱特性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抗震设计中。但由于强震仪频率特性的限制,对反应谱的研究仅限于周期小于3s的短周期范围。随着现代化高大结构物如超高层建筑、长跨吊桥等自振周期达几秒~十几秒的结构物的大量出现,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计算了地震动反应谱,并对工程中常用的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J.B.Johnson;R.Sanderson;J.Lyons;R.Escobar-Wolf;G.Waite;J.M.Lees;胡亚轩;季灵运;;危地马拉圣地亚古多火山复合地震详析[J];世界地震译丛;2010年03期
2 陈俊良;金严;;西德格雷芬堡宽频带地震台阵建成[J];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09期
3 汪素云,俞言祥,吕红山;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记录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J];地震学报;1998年05期
4 谢礼立,周雍年,胡成祥,于海英;地震动反应谱的长周期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0年01期
5 张晓志;张石磊;王伟;于祥涛;;计算地震动长周期反应谱的转换模型和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6 高原;宽频带地震学与中强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6年04期
7 黄伏生;李占东;卢双舫;姜岩;宫双双;李红翠;张金来;张海翔;陈曦;张红丽;李阳;;宽频带重构反演在喇嘛甸油田北东一区萨尔图油层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5期
8 利思;陈国营;;全球地震学研究的新趋势[J];国际地震动态;1992年02期
9 王喜双;董世泰;王梅生;;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效果及展望[J];中国石油勘探;2007年06期
10 陈学华;贺振华;钟文丽;杨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自适应宽频带瞬时谱数据融合[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4期
11 刘瑞丰,吴忠良,阴朝民,陈运泰,庄灿涛;中国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的进展[J];地震学报;2003年05期
12 陈俊杰;蔡宏雷;刘冰冰;;长春地震台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频谱特性的初步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2006年03期
13 于海英,周雍年;SMART-1台阵记录的长周期反应谱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6期
14 宋和平,柔洁;乌恰地震加速度记录特征研究[J];内陆地震;1990年03期
15 孙景江;江近仁;;与规范反应谱相对应的金井清谱的谱参数[J];世界地震工程;1990年01期
16 赵凤新;王海江;张郁山;;用于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中小地震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J];中国地震;2009年03期
17 小林菊次;陶夏新;;用长周期脉动推测深土层构造的方法[J];国外地震工程;1981年04期
18 陶能付,章在墉,李文艺;概率一致反应谱的长周期外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2期
19 李恒;秦小军;;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比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1期
20 Geneviève Roult;Jean-Paul Montagner;Barbara Romanowicz;Michel Cara;Daniel Rouland;Robert Pillet;Jean-Franois Karczewski;Luis Rivera;Eléonore Stutzmann;Alessia Maggi;左玉玲;;法国地球透镜计划(GEOSCOPE):过去30年的进展与挑战[J];国际地震动态;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素云;俞言祥;吕红山;;利用CDSN宽频带记录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俞言祥;汪素云;胡聿贤;;用宽频带数字记录计算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3 刘启元;;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系统[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方明;方俊;;一致有效的计及横向不均匀性的一阶长周期理论地震图[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李冬梅;啜永清;;山西侯马自记水管记录在昆仑山口西大地震前长周期形变波特征浅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6 俞言祥;汪素云;胡聿贤;;用宽频带数字记录计算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7 陈俊良;王彦;张万华;;高分辨率宽频带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刘振;周蕙兰;;用CDSN宽频带记录研究青海省西捷6.8级强震(1988.11.5)震源过程[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林湛;朱小毅;薛兵;陈阳;张妍;彭朝勇;;宽频带标定信号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许力生;陈运泰;李旭;赵明;何雄;;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反演青海共和地震的震源过程[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言祥;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2 王伟;地震动的山体地形效应[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郭晓云;汶川地震反应谱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周云耀;超宽频带与甚宽频带地震计精确标定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5 舒强;苏北盆地兴化钻孔近3Ma环境变化记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子顺;宽频带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滕云田;现代地震地磁观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年
8 魏建新;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波场特性的物理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王栋;近断层地震动的上/下盘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王婷婷;滨海软土流变模型及其在结构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克新;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测定IASPEI新震级标度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9年
2 李敏;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与地震烈度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何海兵;利用微振动的台阵记录研究浅部S波速度结构[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9年
4 杨俊;集集地震地震动衰减特性和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镭于;时—频非平稳人造地震动的小波合成及其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郑桐;东北地震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7 赖院根;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首都圈横波分裂与地壳应力场[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4年
8 陈健;宽频带时频电磁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安春雷;近千年高分辨率的石笋气候记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王继;地震事件和震相检测处理系统[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琪朱兴中 秦玉良;淄矿创出安全生产最长周期[N];淄博日报;2008年
2 李中春王肖;鱼田堡煤矿创40年无瓦斯突出事故最长周期[N];经理日报;2008年
3 尹文盛;东营筹建全省最先进数字地震遥测台网[N];东营日报;2006年
4 苏展略;上林地震监测台建成使用[N];南宁日报;2008年
5 于青;日本新潟县发生强烈地震[N];人民日报;2007年
6 记者 郭姜宁;甘肃研制出新型地震监测仪[N];科技日报;2000年
7 西和县教育督导室 王宝成;谈农村中小学地震灾后重建[N];甘肃日报;2008年
8 李新彦;新法有望10秒内确定地震震级[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汤浔芳;地震:地震在哪里 监测告诉你[N];计算机世界;2009年
10 宗合;海地,后续地震或将更猛烈[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