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声速和碳酸盐岩白云岩化程度关系的理论考察和实验研究

楚泽涵  陈丰  刘祝萍  谢进庄  
【摘要】:正陕甘宁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纪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其中由石灰岩重结晶形成的白云岩层段可能含油气并形成气藏。因此用地震勘探或声波测井识别碳酸盐岩的白云岩化程度,区分石灰岩及白云岩是个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林萍;埋藏条件下碳酸盐岩实验室溶蚀作用模拟的热力学模型与地质勘探方向——以陕甘宁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第五段为例[J];岩相古地理;1997年04期
2 张奎华;马立权;;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内幕储层再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4期
3 张学丰;蔡忠贤;李林;谷晓丹;赵文光;;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及由此引发的孔隙分类问题[J];沉积学报;2011年03期
4 王勇;;“白云岩问题”与“前寒武纪之谜”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8期
5 张玉宾,梁祥济,宋国奇;试论白云岩化的另一种含义─—排钙作用[J];石油实验地质;1996年04期
6 刘建清;陈文斌;杨平;陈文西;付修根;;羌塘盆地隆额尼—昂达尔错古油藏的白云岩组构特征及铅同位素意义[J];地球学报;2008年01期
7 庄金银;黄永亮;;影响岩溶发育因素的几点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1期
8 房金福,宋林华,张耀光;碳酸盐岩表层硬度的研究[J];中国岩溶;1985年04期
9 赵东升,郑海鹏,雷振锋;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2001年04期
10 王英华;刘本立;陈承业;张秀莲;;氧、碳同位素组成与碳酸盐岩成岩作用[J];地质论评;1983年03期
11 董兆雄,陈景山,沈昭国,方少仙,陈劲人,刘岭山;鄂中地区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2 谢庆宾,韩德馨,陈方鸿,管守锐;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三山子白云岩体成因及储集性[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13 朱金富;于炳松;黄文辉;初广震;吕国;;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晚寒武世—奥陶世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1期
14 杨伟;伊海生;曾波;;羌D2井白云岩储集层孔隙空间结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5期
15 刘长礼;张云;宋超;侯宏冰;王秀艳;姜建梅;王晶晶;裴丽欣;;施用农肥对岩溶溶蚀作用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意义[J];中国地质;2009年06期
16 刘琦;卢耀如;张凤娥;熊康宁;;动水压力作用下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模拟实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S1期
17 宋焕荣;黄尚瑜;;碳酸盐岩与岩溶[J];矿物岩石;1988年01期
18 邵龙义;湘中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化学;1991年04期
19 雷卞军,强子同,文应初;川东及邻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白云岩化[J];地质论评;1994年06期
20 刘树根;马永生;王国芝;蔡勋育;黄文明;张长俊;徐国盛;雍自权;盘昌林;;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优质储层形成与保存机理[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泽涵;陈丰;刘祝萍;谢进庄;;声速和碳酸盐岩白云岩化程度关系的理论考察和实验研究[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陈代钊;;埋藏-热液(岩溶)成岩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表征——典型实例介绍及对塔中碳酸盐岩储层演化的思考[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赵彦彦;郑永飞;;皖南震旦系蓝田组碳酸盐岩中沉积后流体的地球化学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宝明;金庆焕;夏斌;;南中国海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含油气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蔡瑞;;一种碳酸盐岩溶洞储层识别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唐金良;黄中玉;徐亦鸣;;多波地震资料在碳酸盐岩气层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汤健健;林年添;刘建龙;王晓东;郝继杰;;频谱分解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溶洞储层识别中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蒋永年;;太古代碳酸盐的沉积条件和碳酸盐岩的丰度[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9 吴亚生;潘文庆;姜红霞;黄智斌;刘丽静;杨芝林;昌新玲;;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生物礁和碳酸盐岩沉积的古生物和沉积相研究新进展[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肖丽;范晓敏;马宏宇;;GR-RD交会图法在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彦;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牛新生;松潘地区三叠纪异地碳酸盐岩块体和碳酸碎屑流及其古地理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王京;碳酸盐岩裂缝型油藏多元信息综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赵强;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5 管英柱;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古潜台东侧马五_(1+2)储层综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成永生;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周边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黄秀;澳大利亚鲨鱼湾微生物席沉积相多尺度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孙建库;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横向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9 薛海涛;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标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10 康志宏;碳酸盐岩油藏动态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敏;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储层评价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曹鉴华;塔河油田奥陶系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与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3 彭红利;碳酸盐岩油气藏构造裂缝分布预测及定量参数场形成初步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孙玮;济阳坳陷孤岛潜山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袁海锋;济阳坳陷桩西埕岛过渡带下古生界古潜山储集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贾存富;沾化凹陷孤岛潜山油气地质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牛伟;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志敬;中伊朗盆地卡山地区库姆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婷婷;宜昌陡山沱组第三岩性段条带状碳酸盐岩环境磁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胡军;峡东南“盖帽”碳酸盐岩古甲烷事件的地球生物学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其勤;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地化;“壳源成因碳酸岩”观点备受关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3 记者 马永;碳酸盐岩物探技术走进塔里木[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魏艳;技术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易蓉蓉;马永生:碳酸盐岩油气的探索者[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6 孙希利 蒋琳琳;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这样获得的[N];科技日报;2011年
7 杜小玲 毕静;陵川电石灰岩储量达2亿吨[N];山西日报;2006年
8 ;灵璧:一枝独秀领石界风骚[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孙希利 通讯员 杨东辉 郝光灿;情系大漠写人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红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N];日喀则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