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申时新肖慈珣黄玲陈永吉  
【摘要】:正储层孔隙度的预测是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孔隙度的横向变化很难从分布稀疏的井孔资料插值外推得到精确描述。与分布稀疏的井孔相比,地震资料提供了岩层物理特性横向变化的信息,综合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可得到较精确的孔隙度横向描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门相勇;王峰;李雪峰;;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11年04期
2 李力;孙耀庭;陈建;;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测井解释方法[J];断块油气田;2011年04期
3 康立明;任战利;卿颖;张娜;马庆阳;;韩张油田长2储层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3期
4 雷克辉;陶树;常秀芬;胡汉民;;普光气田南部双庙区块储层特征与评价[J];洁净煤技术;2010年04期
5 陆艳萍;高衍武;吴伟;;克拉玛依油田蒸汽吞吐开采储层水洗规律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1年03期
6 李亚光;;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压实胶结曲线建立方法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7 王安辉;赵全军;;大情字井油田157井区青三段储层孔隙特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8 吕伟峰;秦积舜;吴康云;刘庆杰;严守国;;低渗岩石孔渗及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综述[J];特种油气藏;2011年03期
9 唐良琴;唐奎;;土石比与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关系研究[J];人民黄河;2011年08期
10 范小军;黄勇;厚东琳;邓金花;;储层物性与产能的关系——以元坝长兴组礁滩相储层为例[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1年04期
11 周宇;魏国齐;郭和坤;;核磁共振孔隙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校准[J];测井技术;2011年03期
12 李娟;于斌;;粘土矿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2期
13 姚素平;焦堃;张科;胡文瑄;丁海;李苗春;裴文明;;煤纳米孔隙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J];科学通报;2011年22期
14 孙宏伟;霍斌;葛勇;高立超;李晓龙;李建立;;户部寨气田裂缝型储层物性参数及分类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4期
15 姚同玉;李继山;;砂砾岩油藏渗透系数研究[J];实验力学;2011年04期
16 王昕立;姚远;刘峰;田海川;;长期冲刷条件下的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7 高有瑞;刘艳;时付更;;基质型灰岩储层岩石压缩系数的确定[J];中国海上油气;2011年04期
18 范宜仁;朱学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测井响应与评价方法综述[J];测井技术;2011年02期
19 冯小琴;周伟勤;姜登美;朱庆东;;卫383块沙三中新层系测井解释评价方法[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20 严丽;王燕;段金宝;冯明刚;;Sun Modle在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的应用[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希鹏;;常规测井资料在江汉盆地盐间非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A];湖北省石油学会第十一次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申时新;肖慈珣;黄玲;陈永吉;;神经网络与线性回归法相结合预测储层孔隙度[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郭宏莉;;苏里格庙碎屑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张莉;张光学;梁金强;;地震特殊处理资料在万安盆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栾大凯;韩建民;李荣华;杨喜福;迟洪斌;贾晓雷;王金华;;高速列车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力学性能研究[A];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2005年
6 魏强;崔振铎;杨贤金;乔治;;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金属钛免疫隔离材料[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7 楚泽涵;黄贺雄;;估算砂泥质岩层孔隙度的新方法 声波全波列测井资料应用研究之一[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8 高宝珠;;华北平原地区主要热储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化学特征[A];全国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莫华;张燕;岳粮跃;吴智辉;滕维中;;生物脏器渗流分支血管系统的分形特性[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谭茂金;张松扬;;全直径岩芯标定测井孔隙度方法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生高;储层孔隙分布及流体渗流特征的分形描述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张一兵;高温发汗润滑的热驱动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玉荣;分层注水储层参数变化机理与配注参数动态调配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雍学善;提高地震储层预测与建模精度的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6年
5 冯庆付;大庆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火成岩气藏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李伯琼;多孔钛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
7 谢守益;多孔岩石力学性质实验研究与模拟[D];河海大学;2006年
8 蔡建超;基于分形理论的低渗油藏若干输运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顺康;水驱后剩余油分布微观实验与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黄海;低渗透油藏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实验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杰;岩矿石孔隙度测量仪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犇;姬塬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与微观渗流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李渭;安塞坪桥油区长6油层组测井储层评价[D];西北大学;2009年
4 贾孟强;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参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蔺丽君;孔隙尺度渗流及其与变形耦合的细观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6 杨飞;王家湾长2油层注水开发方案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张创;高邮凹陷沙埝南—花庄地区阜三段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卢良鑫;未固结砂岩岩石物理属性与地震波衰减系数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申艳;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10 赵倩;含水合物地层渗透率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孔隙度对固相反应合成的影响[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2 李少俊 贾宵玲;新修梯田当年咋增产[N];陕西科技报;2007年
3 通讯员 常郦 王晓东;箭箭射中“油”靶心[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周宏;浅谈石油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评价[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顾永强王学忠;低阻油层解释模型的建立与应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宋午;农户储藏玉米 要防鼠害霉变[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7 Texas大学园艺技术学院 David 教授 原文 林子 译;土壤构成及其必需的添加成分(上)[N];中国花卉报;2007年
8 记者 陈青通讯员 孟公建;测井数字岩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省烟科所 晋艳;漂浮育苗壮苗培育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8年
10 姚秋明汪华南;研发适用岩性勘探特色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