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金塔盆地热演化史研究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正甘肃省西部走廊中段的花海-金塔盆地,下白垩统新民堡群生油岩有机质丰度高,生油条件好,在钻探过程中,见到众多油气显示,但自1954年以来找油工作,始终未取得突破。本文在收集大量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包裹体测温、镜质体反射率等多种古地温研究手段,对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油气生成早、构造圈闭形成晚、生油期与圈闭形成期不配套的新认识。
|
|
|
|
1 |
任战利;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研究[J];石油学报;1996年01期 |
2 |
刘金侠,石广仁,郭秋麟;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定量恢复热演化史[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年04期 |
3 |
蒋国豪,胡瑞忠,方维萱;镜质体反射率(R_O)推算古地温研究进展[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1期 |
4 |
郭洪中,李兆麟;广东凡口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温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2期 |
5 |
杨峰平,陈发景,王玉华,李景坤;松辽盆地中央坳陷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年06期 |
6 |
李善鹏,邱楠生;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AFTA)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7 |
解启来,周中毅;利用干酪根热解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古地温[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8 |
李善鹏,邱楠生;应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研究东营凹陷古地温[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9 |
邱楠生;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在沉积盆地有机质及热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4年03期 |
10 |
邹华耀,常象春;苏北盆地和三塘湖盆地中、新生代古地温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1 |
陶士振,刘德良,魏大卫,杨晓勇,戴金星;叶城凹陷白垩纪至晚第三纪成岩作用与古地温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03期 |
12 |
李善鹏,邱楠生;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以东营凹陷为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3 |
李慧莉;邱楠生;金之钧;何治亮;;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热历史[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5年01期 |
14 |
业渝光,刁少波,邬象隆,陈锡康;沉积物中石英E'心的热力学特性及其地质应用意义[J];岩矿测试;2000年01期 |
15 |
李慧莉;邱楠生;金之钧;何治亮;;塔里木盆地的热史[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5期 |
16 |
史建南,姜建群;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大民屯凹陷的古地温[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6期 |
17 |
蒋武,陆廷清,罗玉琼;牙形石色变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年02期 |
18 |
张勇;曹雪晴;任凤楼;孟祥君;;合肥盆地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历史分析[J];沉积学报;2008年01期 |
19 |
赵师庆;含煤(油)区古地温研究方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1年03期 |
20 |
刘丽;任战利;;东濮凹陷热演化史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