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袁业培金文丽  
【摘要】:正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引出某些有益的结论,以便对今后的油气勘探有一点启示。 1.遵循勘探程序,正确使用综合物探方法,才能提高勘探效益 1971年位于南阳凹陷的N5井在下第三系核桃园组试获工业油流,发现了D.Z.油田。但是,河南的石油勘探真正取得重大进展是在1975年以后,在东濮凹陷和泌阳凹陷钻出了工业油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佳;罗家群;姜华;赵忠新;陈少平;;南阳凹陷缓坡弯折带样式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08年05期
2 张文昭;当代中国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及大庆油田发现40周年[J];中国矿业;1999年01期
3 周刚伍;白军平;;延长石油省内外勘探喜结硕果[J];新西部;2010年08期
4 惠小健;王文波;;油气勘探效益评价影响因素权重研究[J];煤炭技术;2010年05期
5 王玉新;油气勘探科研管理模式探讨[J];石油科技论坛;1996年01期
6 宋宁;;油气勘探规划工作创新思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4期
7 赵政璋,韩虹;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开创油气勘探新局面[J];国际石油经济;2000年02期
8 ;葡北6井喜获工业油流[J];吐哈油气;2000年02期
9 陈浙春;程同锦;汤玉平;蒋涛;;化探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2009年11期
10 李溪滨;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硕果累累[J];新疆石油地质;1994年04期
11 宋国奇;;哲学与油气勘探——济阳坳陷现阶段地质研究的思维方法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1期
12 萧德铭,侯启军,马凤成;建立勘探创新体系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努力实现以油气勘探为主的多种资源综合勘探新突破[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年03期
13 李民才,孙六一;建立标准化模型搞好油气勘探规划部署工作[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9年09期
14 郭元岭;;油气勘探基本特征及其对勘探家的素质要求[J];石油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15 刘传虎;;车镇凹陷层序地层学分析与隐蔽油气藏勘探[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1年01期
16 侯启军;大庆探区油气勘探新进展与下步勘探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2004年04期
17 王平心,李志学;我国陆上油气风险勘探成本计算与统计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5年05期
18 范兴业,刘茂强,杨丙中,单玄龙;当代油气勘探发展趋势─—非地震多参数油气资源预测[J];世界地质;1995年02期
19 王启民;发展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确保大庆油田持续稳产[J];国外油田工程;1997年06期
20 袁明生;;吐哈盆地油气地质规律与勘探策略[J];吐哈油气;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业培;金文丽;;重磁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张义杰;王绪龙;燕启胜;吴晓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现状,21世纪初勘探战略与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谭廷栋;;油气勘探中的测井高技术[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张光学;金庆焕;黄永样;温宁;吴能友;周昌范;王嘹亮;邱燕;钟广见;张莉;万玲;;世界深水油气勘探与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油气资源潜力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三——“十五”地质行业重大找矿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5 王天伟;;GIS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软件中的应用[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肖军;王华;刘军;陈少平;姜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勘探方向选择[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学辉;;中扬子区志留系“满坳含烃”的条件分析及勘探方向探讨[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志战;许小琼;;磁共振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陈浙春;程同锦;汤玉平;夏响华;;油气化探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10 陈圣波;;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三维非震油气勘探地理信息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宝君;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李伟;渤海湾盆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与前第三系油气勘探[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吕锡敏;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程相志;低阻油气层识别评价技术及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周建林;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及其勘探前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6 曾庆才;南阳凹陷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目标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魏伟;塔里木盆地东部沉积及成藏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谭荣;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油气勘探[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9 杨海波;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田纳新;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分析及控油气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蕊;基于作业成本系统的油气勘探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2 杨林;油气勘探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王亚伟;南阳凹陷核桃园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侯宇光;桂北河池—宜山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赵越;油气勘探成本预测方法研究与实现[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6 柳兴邦;油气勘探经济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于航;川东北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张亚斌;莫索湾地区构造及演化特征分析[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王进军;西藏双湖地区托纳木区块油气成藏构造解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10 丛永山;林甸断陷油气勘探远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士振;胜利滨海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梁松彬;日本石油勘探公司将削减国内油气勘探投资[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记者 孙克;江苏油田提前完成三级储量任务[N];中国石化报;2009年
4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教授 郑晓萌;油气勘探进入地球深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通讯员 惠晓莹 李驰;油气勘探公司努力打造安全环保型企业[N];延安日报;2008年
6 晨澜;油气勘探:向地球深度与广度进军[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记者 王侠 宋鹏;新疆油田油气勘探形成一批亿吨级场面[N];中国石油报;2009年
8 尚花梅 李驰;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钻井进尺鸣笛争春[N];延安日报;2009年
9 勘探南方分公司总经理 郭旭升 勘探南方分公司党委书记 麻建明;献身南方油气勘探[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文鸣;新疆油气勘探走向整个北疆[N];中国石油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