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在非线性固体介质中传播的观测研究
【摘要】:正1988年10-11月间我们在门头沟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SYLOK中三个台配置了 MC-3慢速磁带记录,仪器工作期间记到100多次事件,其中之一是ML2.9冲击地压事件。在冲击地压发生时和发生前十几小时,我们观测到通过震源区的地震波波形发生畸变,其形状与锯齿相似,与通常微震记录相比较,这些畸变了的波形S震相的到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甚至找不到S震相,我们称此为S震相不到位。据拟线性微分方程解的一
|
|
|
|
1 |
张兆平,关杰,张少泉,郑治真;矿井微震与冲击地压危险评价的研究现状[J];中国地震;1988年02期 |
2 |
邢兆铭;序言[J];国际地震动态;1995年10期 |
3 |
刘万琴,郑治真,鲁振华,张连成;用微震记录监测冲击地压前的应力变化[J];中国地震;1991年03期 |
4 |
姚国平,武虎彪,马东彩;用能量释放观点探讨矿山动力现象[J];山西煤炭;1997年02期 |
5 |
纪玉杰;北京西山侏罗纪煤田矿震与地质灾害的关系[J];北京地质;2002年03期 |
6 |
王来贵,潘一山,章梦涛;采掘诱发地震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
7 |
张兆平;王国民;王时浩;;地声与微震系统在矿山地震研究中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8年03期 |
8 |
丁红旗;李国臻;贾宝新;;微震振源激振模型及振动周期与震级的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9 |
;我院大腔体固体介质岩石高温高压三轴实验系统建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0年03期 |
10 |
刘斟,孙天泽;3 GPa固体传压三轴流变仪实验方法介绍[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年02期 |
11 |
胡克智;刘宝琛;马光;裘家骙;孟宪刚;;煤矿的冲击地压[J];科学通报;1966年09期 |
12 |
李兴才;;美国地震预报的部分观测研究概况综述[J];国际地震动态;1980年04期 |
13 |
E.M.Chesnokov
,王广福;外应力对有裂隙固体介质等效弹性各向异性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1年04期 |
14 |
潘一山,张永利,徐颖,王洪英,阚兴,关杰;矿井冲击地压模拟试验研究及应用[J];煤炭学报;1998年06期 |
15 |
韦方强,崔鹏,胡凯衡,陈杰;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信息共享平台[J];山地学报;2002年04期 |
16 |
黄清华;地震电磁观测研究简述[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11期 |
17 |
许晏平;;日本第7次地震预报计划概要[J];国际地震动态;1993年12期 |
18 |
杨雪;潘保芝;张莹;;利用测井曲线的分数维分析火山岩地层的结构[J];国外测井技术;2007年05期 |
19 |
冉亚;;改进模型在边坡岩体稳定性中的预测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12期 |
20 |
杨雪;潘保芝;张莹;;利用测井曲线分数维分析火山岩地层结构[J];油气地球物理;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