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秦岭淅川地区晚元古代至古生代古地磁特征

阎桂林  张鸣  李永涛  胡守云  
【摘要】:正东秦岭地区一直是个古地磁研究极为贫乏区域。因而对该区进行系统地古地磁调查工作,无论对古地磁学还是对地质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自1986年以来在秦岭地区进行了一些该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河南省淅川县上集地区晚元古界至古生界地层的古地磁研究简介如下。古地磁标本采集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5°,北纬33.17°,标本的主要岩性为:Z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大钧,金国海,姜莉萍,王朋岩,王兆梁;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4期
2 ;全国古地磁实验方法和岩石磁学研讨会[J];地球物理学报;1993年03期
3 杨振宇,马醒华,孙知明,黄宝春,周烑秀,董金明,朱鸿;豫北地区早古生代古地磁研究的初步结果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97年04期
4 程国良,孙宇航,孙青格,王立红;显生宙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古地磁研究[J];地震地质;1995年01期
5 孟宪鋆;鄂东南石炭─三叠系古地磁研究[J];湖北地矿;1995年02期
6 李永安,金小赤,孙东江,程政武,庞其清,李佩贤;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非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段古地磁特征[J];地质论评;2003年05期
7 雷良城;江西省南北两大构造单元古地磁、古纬度初探[J];江西地质科技;1995年01期
8 侯守信,田国荣;古地磁岩心定向及其在地应力测量上的应用[J];地质力学学报;1999年01期
9 方大钧,沈忠悦,王朋岩;塔里木地块古地磁数据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年01期
10 贺绍英,程振炎,耿元生,戴勤奋;结合岩石磁性分析重磁场反演结果的时间信息[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2期
11 谈晓冬,王朋岩,姜莉萍;钻孔岩芯古地磁研究方法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4年03期
12 ;古地磁定年研究取得重要成果[J];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01期
13 白立新,朱日祥,郭斌,白立新,吕建军,吴汉宁;扬子地块中寒武世古地磁新结果[J];中国科学D辑;1998年S1期
14 金钟,徐世浙,李全兴;南海海盆海山古地磁及海盆的形成演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4年05期
15 黄湘通;郑洪波;杨守业;Mark Dekker;谢昕;章振铨;方国庆;;长江三角洲DY03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06期
16 朱日祥,杨振宇,马醒华,吴汉宁,孟自芳,方大钧,黄宝春;中国主要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与地块运动[J];中国科学D辑;1998年S1期
17 邓云山,孟自芳,郑彦鹏;塔里木盆地古地磁研究新成果[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18 高坪仙;古地磁研究的新领域──介绍一个古地磁和构造相结合的研究实例[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4年02期
19 岳乐平,王建其,邸世祥,张莉,邓秀芹,严衡文,朱义吾,何自新,李道品;油气田钻井岩芯及岩芯裂缝方位确定的古地磁原理与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7年03期
20 李朋武,董学斌,杨惠心;古地磁多参考点方法及其在我国西部地体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桂林;张鸣;李永涛;胡守云;;东秦岭淅川地区晚元古代至古生代古地磁特征[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张文治;;华南古生代古地磁新结果[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董学斌;王忠民;谭承泽;杨惠心;程立人;周烑秀;;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古地磁新数据与青藏高原地体演化模式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1)[C];1990年
4 叶祥华;李普;殷继成;;四川苏雄地区震旦系古地磁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8)[C];1986年
5 董学斌;杨惠心;李鹏武;;北山北部地体归属的古地磁论据[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张世红;朱鸿;孟小红;;扬子地块泥盆-石炭纪古地磁新结果及其古地理意义[A];中国古陆块构造演化与超大陆旋回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高荣繁;范义青;黄鹤龄;;辽东半岛南部晚前寒武系的古地磁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8 梁丹丹;张兆干;;贵州普定碳酸盐岩上覆红土性风化壳的古地磁定年[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开平;马瑾;;可变形体的运动与古地磁的旋转——浅谈大陆旋转变形[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10 杨惠心;董学斌;李朋武;禹惠民;;满-绥地学断面古地磁研究新成果[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怀春;华北蓟县地区中元古界古地磁研究及其古大陆再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裴军令;燕山褶断带东段早白垩世古地磁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3 陈灏;渤海近代沉积物的古地磁与古环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1994年
4 孟庆勇;西太平洋特定海域沉积物的地磁场相对强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国荣;差应变分析与古地磁结合确定地应力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2 叶长贺;华夏地块早三叠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3 韩飞;兰州地区晚第三纪沉积序列的磁性地层与古环境意义[D];兰州大学;2009年
4 温博华;古地磁在大庆徐家围子火山岩裂缝定向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志新;我国引进首台立式超导磁力仪[N];中国矿业报;2002年
2 记者 张林军;人工模拟地磁场科技创新高层专家论坛在京举行[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亚南;磁科技的花样年华[N];消费日报;2008年
4 记者 滕艳;汶川特大地震研究获多项进展[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