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低聚糖对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魔芋低聚糖对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套管经小鼠肛门插入结肠至4 cm处,注入0.1 ml 50%乙醇溶解的三硝基苯磺酸100 mg·kg~(-1)制备肠炎模型,1 h后经口分别灌胃魔芋低聚糖25和100 mg·kg~(-1)。1次/d,共10 d。第11d脱臼处死小鼠,称取脏器胸腺、脾、肝、肺、肾、心脏的重量。截取4 cm结肠,称重并计算结肠溃疡面积,并另取4 cm结肠组织甲醛固定,常规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溃疡面积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魔芋低聚糖高剂量组(100 mg·kg~(-1))能显著缩小结肠溃疡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切片腺体缺失,上皮细胞排列不紧密,结构不完整,杯状细胞形态改变,黏膜层淋巴细胞浸润严重,黏膜下层水肿。与模型组比较,魔芋低聚糖高剂量组黏膜层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有完整上皮细胞和腺体,但结构完整性仍不如对照组。结论灌胃魔芋低聚糖对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
|
|
1 |
刘建湘,刘新光,陈宝雯;硫酸锌溶液对大鼠三硝基苯硫酸实验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04期 |
2 |
周毅;邓虹珠;王赫;梁磊;赵文昌;;苦豆子总碱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中调节性T细胞及Foxp3 mRNA的表达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10期 |
3 |
肖文斌,刘玉兰;二硝基氟苯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及T抑制细胞亚群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11期 |
4 |
刘揆亮;吕愈敏;顾芳;;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年36期 |
5 |
朱峰,钱家鸣,潘国宗,全硕;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8在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作用的探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
6 |
徐文怡;;肠腔内细菌在实验性结肠炎慢性化发展中起关键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1993年04期 |
7 |
王智峰,尤鹏,刘玉兰,刘安楠;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TNBS诱发实验性结肠炎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2期 |
8 |
张永锋;吴正治;舒洪权;杨敏;陈勇;;结肠康泰对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9期 |
9 |
董国芳;氨基胍对实验性结肠炎有抗炎作用并对结肠粘膜细胞起增殖作用[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年03期 |
10 |
刘莉,梅其炳,周四元,龙铟,刘家云,孟静茹,李晨;地塞米松对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
11 |
张玲,吕愈敏,董秀云;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在实验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机制[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2期 |
12 |
刘伟;戎兰;丁伟群;孙大裕;;益生菌对结肠炎大鼠黏膜和系统水平细胞因子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
13 |
寇继光;池晨;袁岸龙;钟敏华;;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04期 |
14 |
杨天,邹开芳;重组肠三叶因子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NO表达、MDA和SOD活性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3期 |
15 |
王旭丹;袁学勤;;肠黏膜免疫调节紊乱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18期 |
16 |
沈定丰;实验性结肠炎中乳果糖的抗内毒素作用[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6年04期 |
17 |
刘萍;程虹;吴东方;;黄芩苷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年19期 |
18 |
刘玉兰;陈宁;尤鹏;刘安楠;;益生菌治疗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效果观察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24期 |
19 |
王佐;吴正祥;杨九华;杨枫;吴强;;IL-17、IL-23、IL-6、TGF-β1和Foxp3在实验性结肠炎中的表达[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
20 |
尤鹏;刘玉兰;刘安楠;;柳氮磺胺吡啶和氢化泼尼松对大鼠结肠炎模型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