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志物在大气环境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标志物作为一种反映生物体系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的指示,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环境检测和风险评估中。文章对生物标志物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大气环境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并对生物标志物在环境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
|
|
|
1 |
吴春峰;Richard A.KREUTZER;刘弘;;生物监测在化学危害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年02期 |
2 |
朱江;杨道丽;李志刚;王振旗;毛俊亚;;作为土壤污染生物标志物的蚯蚓体腔细胞提取方法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1年03期 |
3 |
田晔;李朝品;张明旭;;甲螨在土壤重金属有效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
4 |
罗争峰,庄惠生;镉致金鱼生物标志物形成初探[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04期 |
5 |
彭林,段妙珍,沈平,段毅,赵晓声;兰州市大气飘尘中可溶有机质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来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6 |
沈骅,王晓蓉,张景飞;应用应激蛋白HSP70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锌、铜及其联合毒性对鲫鱼肝脏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
7 |
尚惠华;胡绍燊;刘冬姝;金洪钧;;生物标志物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概况与趋向[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1期 |
8 |
李康;周忠良;陈立侨;孟艳玲;吴鹰;;苯并[a]芘对鲫鱼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
9 |
程晓平;高知义;陈雁君;刘君;张建平;;农药对植物污染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05期 |
10 |
牛红云;蔡亚岐;魏复盛;牟世芬;江桂斌;;多环芳烃暴露的生物标志物——尿中羟基多环芳烃[J];化学进展;2006年10期 |
11 |
包晓东;朱金勇;卓慧钦;方财王;黄慧英;黄河清;;监测流动水体污染程度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分析仪器;2006年01期 |
12 |
许碧君;陆光华;;胆碱脂酶作为水生生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6年05期 |
13 |
张大伟;马永安;姚子伟;徐恒振;周传光;;典型生物标志物诊断值t检验在溢油鉴别中的评价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01期 |
14 |
张海珍;陆光华;;污水处理厂排水中的环境雌激素对鱼影响的生物标志物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
15 |
陈加平,徐立红,吴振斌;家用洗涤剂对鱼生物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
16 |
王保红,何继亮;蛋白组学技术在环境卫生中的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
17 |
孙竹筠,周忠良,李康,殷浩文,顾建华;苯并(a)芘对鲫鱼肝脏EROD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5年11期 |
18 |
丁晖;石碧清;徐海根;;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年02期 |
19 |
蔡德雷;傅剑云;陈玉满;郑云燕;鹿伟;陈江;赵家瑞;;以DNA加合物为生物标志物研究钱塘江水系致癌物水平[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09期 |
20 |
杜永兵;李远友;;内分泌干扰物的生物学检测和评价方法[J];生态科学;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