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分析
【摘要】:生态系统在人类环境的气候调节和生产生活的产品供给两方面都有巨大的效用,并且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承德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力来体现这两方面效益,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承德市2014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辨识生态功能和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分类,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作用机理,以图揭示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承德市(1)整体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达到0.58037,属高度协调耦合-生态功能滞后,承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调节效用与经济支持效用协调良好;(2)空间格局上,各县区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不同阶段,呈现西北最高、东南稍低、城区及周围地区最低的空间分布规律;(3)协调发展阶段上,围场县、滦平县、丰宁县、隆化县、平泉县和宽城县处于高度协调,承德县、双桥区和兴隆县处于中度协调,双滦区和营子区处于低度协调;(4)从具体生态功能和生态承载力的耦合结果来看,协调性由好到差分别是水源涵养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水土保持功能、防风固沙功能;(5)从协调发展的子类型看,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效果越好,生态环境越滞后,难以和高经济水平匹配;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效果越差,生态承载力越滞后,经济发展总体落后的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较好;(6)存在"伪高度协调"情况,生态系统对经济的支撑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使得总体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并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