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智慧课堂”
【摘要】:智慧课堂简单的说就是智慧充盈的课堂。它应该是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发现方法和思维策略;同时,能让教师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与研究并重型"转变的课堂。智慧课堂的目标是多维的。但最主要的是教师依据课标和考纲、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等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符合培育"现代公民必备素养"的要求,并能在课堂上通过"过程生成"、"动态生成"等进行有效的实施。智慧课堂的设计需遵循三原则。首先,以课标定内容。也就是授课内容按课标确定,而不是教材,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等均通过研究课标统筹确定,从有利于培养"未来公民必备文化素养"上对教材进行实实在在的二次开发。其次,以学生定标高。也就是按学情来确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拔苗助长。第三,综合三要素定方法。也就是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和老师后再确定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年龄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有自己擅长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智慧课堂的实施需从提升兴趣、强调过程、落实技能三方面去实现预设。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者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智慧课堂的实施策略首先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历是宝贵的,学生经历少,给学生丰富的材料,通过视觉冲突,让学生去模拟体验和感悟,强调学习过程,延长和曲化教学结论的获得过程,有利于学生素养和情感的提升。发展学生智力,培育学生能力,提升学生价值观是智慧课堂的最终目标,这些都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智慧课堂要注重技能的落实,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规律、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说本学科的"普通话",会用本学科的工具。以上是个人对智慧课堂及其实施策略的粗浅看法,算是为引玉而抛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