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度变换技术的图像匹配方法研究
【摘要】:图像增强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非常重要的基本处理技术,在应用大范围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动态变化的研究中,常常将两景或多景时相差异较大的遥感影像进行匹配后镶嵌使用。如何对季相差异较大的影像进行匹配,以取得较好的匹配效果,是一个常见的技术问题。目前,直方图匹配图像增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用该方法匹配后的图像灰度级与参考图像的灰度级仍存在较大偏差,无法达到理想的匹配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变换技术的图像匹配方法,利用EDAS、ENVI软件提取相邻两景影像重叠区域各像元的灰度值,根据灰度值建立线性相关模型,分析各模型的拟合程度,计算相关系数,最终确定出拟合程度最高、相关系数最大的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使用该模型分别对待匹配影像的各波段进行数学变换,使运算后的图像灰度级与参考图像的灰度级相匹配。同时,与传统直方图匹配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直方图匹配方法。运用该方法匹配后的图像大大提高了判读、识别和分类精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
|
|
|
1 |
张遂南,黄士坦,崔建生;一种面向图像匹配算法的高性能专用集成电路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2 |
焦玉龙;罗秀娟;马健康;;一种凹凸边界上特征点的提取方法[J];光子学报;2006年02期 |
3 |
张家军,张莉,贺安之;基于光学异或逻辑的图像匹配[J];光学学报;1993年03期 |
4 |
彭真明,张启衡,魏宇星,张覃平;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图像匹配模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年03期 |
5 |
李世威;刘团结;王宏琦;;基于图像匹配的CBERS-02B卫星HR相机图像拼接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3期 |
6 |
王刚;刘智;王番;杨磊;;基于小波变换和SIFT算法的航空影像快速匹配[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年03期 |
7 |
刘雅轩,苏秀琴,王萍;一种基于局部投影熵的图像匹配新算法[J];光子学报;2004年01期 |
8 |
舒硕果;李虎保;谈国军;;一种基于特征点匹配的自动拼接算法[J];科技信息;2007年08期 |
9 |
闫昆;董会英;;移动机器人图像匹配的一种新算法[J];天津科技;2009年04期 |
10 |
吴晏,丁明跃,彭嘉雄;一种基于多特征的匹配方法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1 |
谢靖,谢琼,樊文有;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5410的图像匹配系统[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S1期 |
12 |
张强;那彦;李建军;;基于边缘几何特征和频域相关技术的图像匹配方法[J];应用光学;2006年04期 |
13 |
李巍;赵林;;图像匹配中特征提取算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
14 |
甘志英;胡士强;梁国壮;;基于Hausdorff距离的人脸检测[J];河北工业科技;2007年02期 |
15 |
刘佐濂;邓荣标;孔嘉圆;;一种车牌识别算法的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3期 |
16 |
张春美;龚志辉;孙雷;陈大平;;一种快速图像匹配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年05期 |
17 |
吴石虎;余旭初;;SAR与可见光图像匹配算法研究[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年S1期 |
18 |
张春美;孙雷;龚志辉;;基于鲁棒Hausdorff距离和遗传搜索的快速匹配方法[J];海洋测绘;2009年01期 |
19 |
李勇;郭健;魏成巍;潘志刚;;数字图像运动检测[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
20 |
贺经纬;尤红建;;基于SURF算子的SAR图像匹配改进算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