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30年来城市空间扩展格局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摘要】:首先采用重庆市主城区1978、1988、1996、2002、2007年五期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9.1)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对数据进行解译处理,获得近30年重庆市主城区用地动态变化数据;然后采用城市景观扩张指数和城市景观斑块分形维数来反映重庆市主城区空间扩展格局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内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由1978-1988年的边缘式和飞地式占主导,发展到1988-1996年的以填充式为主的扩展模式,进而又发展为1996-2007年的以边缘式为主的城市扩展模式;城市空间扩展的形态特征表现为:1978至1996年,重庆市主城区用地相对紧凑,城市形态相对简单;1996-2002年,城市斑块的分维数相比于前一时期上升,城市的边界变得相对复杂;2007年斑块平均分维数继续增加,说明城市景观斑块的形状更加地复杂化,城市形态变得更加离散;最后采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测算方法,计算得到:1978—2007年间,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在整体上经历了快速的下降,其中2002—2007年是生态服务价值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段,由于城市在扩展的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林地景观,使这两种景观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较快,从而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城市空间格局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空间扩展格局的变化对城市的生态服务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填充式扩张侵占了大量的城市"飞地",对城市的生态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城市的斑块分维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具有一定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