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淤地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淤地坝是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在拦蓄并利用泥沙资源,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增加粮食产量,解决农村用水,方便交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黄土丘陵区王茂沟小流域为例,结合50多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过程及特征,对比分析了淤地坝建设前后小流域自然灾害防治条件、林草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土地质量、人类生存和动植物栖息条件等方面的变化。分析表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尤其是淤地坝的建设,在提高流域抗灾能力、促进并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局部小气候和人类及动植物栖息条件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淤地坝的生态环境效益,对进一步推动淤地坝建设,加强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黄土高原秀美山川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