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视域下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重构与公共政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状态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发展状态数据库,在综合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历史轨迹与适时状态诊断的基础上,利用时间与空间双序列数据及断面数据库,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多目标整合为导向,以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绩效为指针,以效益为依据,以空间流、熵流与经济链为载体,以城市与公共政策为视角,以合作竞争为主线,以板块经济为主体,以区域关联为主线,通过"点-线-面"多体联动研究,综合运用地理学、城市科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理统计与分析、博弈论、公共管理、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采用调查分析、统计分析、模型摸拟、对策研究、比较研究、特尔菲法、绩效评价、合作博弈(Cooperation GameTheory,CGT)分析、数据网络包(Data EnvelopmentAnalysis,DEA)分析、DSS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区域关联、区域差异、区域合作与协调、要素禀赋与优势、集聚与辐射功能、空间整合、空间转型、空间重构等方面的分析,揭示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中的城市空间格局的一般均衡与关联性问题,构建"两型社会"视域下的区域关联度与协调度评价体系与测度模型,并对其进行测度、评价和数理分析。并从中心区域边缘化与边缘区域中心化两方面进行区域空间整合的探讨,开拓并丰富区域与城市研究的领域,探讨在中部崛起与构建"双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武汉城市圈的优化目标与对策,发展战略路径与依赖模式,探讨"两型社会"视域下的基于循环经济与集约经济的区域协调与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及公共政策战略。利用武汉城市圈城市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双序列数据进行序列与断点断面两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寻找与探讨武汉城市圈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机理,从绩效与公共政策角度为武汉城市圈城市化战略、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