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社会就业脆弱性分析

李鹤  张平宇  
【摘要】:正脆弱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矿业城市社会就业问题较为突出,是诱发矿业城市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矿业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利用"脆弱性"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对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社会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社会就业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且矿业城市应对下岗失业问题的能力普遍不足。从矿业城市社会就业的敏感性及其应对下岗失业问题的能力两方面建立社会就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 BP 人工神经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荆明;;专家建议矿业城市采取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20期
2 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J];煤炭学报;2008年01期
3 周日良;;全国矿业城市发展研讨会综述[J];城市规划通讯;1997年21期
4 敬吉;;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蒋承崧谈 关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J];城市规划通讯;1999年05期
5 韩丽红;雷涯邻;;矿业城市转型中的几个战略性问题[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05期
6 丁志平;;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模式选择[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7年06期
7 夏英煌;王文;;探讨矿业城市发展与创新之路[J];中国矿业;2008年05期
8 李守义;刘畅;王殿华;张婷婷;楚颖;张王景;;“盆地聚集效应”与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世界地质;2008年01期
9 张淑涛;王以雷;;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新战略思考[J];煤炭科技;2008年02期
10 闫晶晶;沙景华;;矿业城市投资环境评估体系实证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年06期
11 方培虎;;论资源型工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年24期
12 吴妤;赵仁杰;;西部矿业城市生态社区数字信息系统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5期
13 李景霞;;对矿业城市延长产业链的研究[J];中国矿业;2008年03期
14 卫晓君;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矿业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5年20期
15 王来贵,刘向峰,于永江,何峰,潘一山,赵阳升;资源枯竭城市衍生灾害问题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2期
16 李娟;沙景华;;山东省矿业城市吸收FDI的业绩和潜力指数分析[J];金属矿山;2008年03期
17 周进生;刘固望;;矿业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18 项泾渭;;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J];中国煤炭;2010年12期
19 孙平军;修春亮;;脆弱性视角的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耦合度评价——以阜新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6期
20 刘正荣;杨永强;李钟山;陈兴华;王斯林;张世勤;;东昆仑索拉吉尔铜钼矿床成矿系统及开发条件[J];资源与产业;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社会就业脆弱性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李永波;李树来;;矿业开采项目环评应关注由于资源枯竭矿业城市转型的社会影响问题[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3 闫磊;;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白朝军;许军强;;平顶山矿业城市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区划及防治对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下册)[C];2010年
5 曹秀丽;于鲁冀;王莉;;河南省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探析[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恒;;论城市工程地质学[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7 吴继臣;苗晋祥;朱学立;;河南省城市地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洪波;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及污染预警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余星涤;矿产、土地资源复合循环利用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时永明;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刘瑞;3S技术在河北省唐山市地面形变监测和城市扩展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昱岩;蒙俄和黑龙江矿产资源优势比较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欧玲;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喻凤莲;攀枝花市城市环境地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兰兰;武安市矿业用地协调与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齐文华;城市化过程中的地震灾害脆弱性变化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云鹏薄云山 张涛忠;地灾频发,矿业城市怎么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2 刘法宪;矿业城市发展目标应各有选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赵京燕;探索矿城科学发展的新路[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黑龙江七台河职业学院 李景霞;延长产业链:矿城发展的战略选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5 文静;矿竭了 城不可衰[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王永生 吴荣庆;攀枝花:矿业城市的资源利用创新[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进攻;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矿业城市繁荣之本[N];证券日报;2008年
8 丰捷;攀枝花市获称“中国钒钛之都”[N];光明日报;2008年
9 李保荣;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N];甘肃日报;2008年
10 田舍 马立新 赵向军;城市地质工作十大看点[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