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刊编辑部;;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J];水利经济;2009年03期 |
2 |
巩彩兰,恽才兴;长江河口洪水造床作用[J];海洋工程;2002年03期 |
3 |
万新宁,李九发,沈焕庭;长江口外海滨典型断面悬沙通量计算[J];泥沙研究;2004年06期 |
4 |
李九发,时伟荣,沈焕庭;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特性和输移规律[J];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
5 |
李九发,时伟荣,沈焕庭;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特性和输移规律[J];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
6 |
黄卫凯,陈吉余;长江河口拦门沙地形变化的统计预报[J];海洋与湖沼;1995年04期 |
7 |
钮新强,徐建益,仲志余;维护健康长江河口的对策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5年05期 |
8 |
邹德森;长江河口北支的演变过程及今后趋势[J];泥沙研究;1987年01期 |
9 |
徐建益,袁建中;长江河口局部区域内泥沙冲淤计算方法及应用[J];水利学报;1992年12期 |
10 |
茅志昌,沈焕庭,黄清辉;长江河口淡水资源利用与避咸蓄淡水库[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
11 |
王荣彪;金清山;;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岩土地质与施工沉降控制[J];上海地质;2008年02期 |
12 |
黄胜;长江河口演变特征[J];泥沙研究;1986年04期 |
13 |
沈健,朱慧芳;经验正交函数在长江河口南支河段河槽演变分析中的应用[J];泥沙研究;1992年02期 |
14 |
茅志昌,潘定安,沈焕庭;长江河口悬沙的运动方式与沉积形态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
15 |
李九发;万新宁;应铭;左书华;付桂;;长江河口九段沙沙洲形成和演变过程研究[J];泥沙研究;2006年06期 |
16 |
陈吉余,李道季,金文华;浦东国际机场东移与九段沙生态工程[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04期 |
17 |
许晟轶;朱建荣;陈昞睿;;长江河口石洞口电厂扩建工程温排水三维数值模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18 |
陈炜;李九发;蒋陈娟;李占海;姚弘毅;徐敏;;长江河口九段沙近期冲淤演变过程研究[J];泥沙研究;2011年01期 |
19 |
吴加学,沈焕庭,吴华林;潮汐河口断面悬沙通量组分模式及其在长江口的应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06期 |
20 |
王初,贺宝根;长江河口潮滩悬浮泥沙输移规律研究进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