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斌李丽娟梁丽乔李九一张丽柳玉梅  
【摘要】:正蒸散发是生态环境需耗水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洮儿河流域中上游是东北地区西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景观的缩影,是典型的生态环境敏感带和脆弱区,因此,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代俊峰;郭纯青;方荣杰;;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性及其模拟模型的构建[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2 代俊峰;崔远来;;基于SWAT的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Ⅰ.模型构建的原理与方法[J];水利学报;2009年02期
3 张明旭;;SWAT模型初步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中根;朱新军;夏军;李建新;;海河流域分布式SWAT模型的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5 王中根,刘昌明,黄友波;SWAT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6 芮孝芳,黄国如;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现状与未来[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年02期
7 赵强;;GIS在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应用——以北京雁栖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8 石朋;芮孝芳;瞿思敏;陈喜;;一种通过地形指数计算流域蓄水容量的方法[J];水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9 于兴杰;孙金丹;张树田;史福祥;;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山西水利科技;2009年02期
10 张金存;芮孝芳;;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理论与方法述评[J];水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11 李致家;姚成;汪中华;;基于栅格的新安江模型的构建和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2 王腊春;叶盛;蒙海花;苏维词;;基于马斯京根法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求解栅格汇流次序[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年03期
13 林峰;陈桂芳;;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时间尺度效应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4 陈旺;邓亚东;梁虹;谢晓云;李金益;;数字化水系辅助DEM提取Karst地区水系的应用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8期
15 赵旭峰;陈植华;周天智;;流域水文模型在西南岩溶地区应用中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水资源研究;2007年02期
16 彭小斌;谢亨旺;;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山洪规划治理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1年06期
17 董延军;邓家泉;李杰;郑江丽;马志鹏;;基于HSPF的东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9期
18 刘卓颖;倪广恒;雷志栋;王玲;;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长系列水沙运动模拟[J];人民黄河;2006年04期
19 刘金涛;冯杰;张佳宝;;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2期
20 丁飞;潘剑君;;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发展与研究动态[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李丽娟;梁丽乔;李九一;张丽;柳玉梅;;基于洮儿河流域中上游ET遥感估算的水文模型的校准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任秀文;姜国强;钟满妮;李开明;;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增江流域的应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李昱;张弛;周惠成;沈必成;;SWAT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4 王喜峰;周祖昊;贾仰文;徐文新;胡鹏;崔小红;;乌苏里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验证[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三超;张万昌;;分布式水文模型和GIS及遥感集成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6 牛存稳;王浩;贾仰文;;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及其在我国水问题研究中的应用[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7 李舟;董增川;;基于网格坡向要素影响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应用[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祝雪萍;仕玉治;张丹;;SWAT模型在东北典型流域的应用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磊;王晓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流域水文响应的模拟——以潮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吉峰;张荣刚;李世杰;;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青海湖布哈河流域的应用及意义[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山洪灾害监测、预报和评估”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荔;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及在渭河流域水环境解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凌峰;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宇晖;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流域水循环及面源伴生过程模拟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4 刘卓颖;黄土高原地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5 李丽;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汇流演算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董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占玉林;滨江流域水文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8 舒栋才;基于DEM的山地森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穆振侠;高寒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田鹏;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冰;基于SWAT模型的秃尾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智勇;基于SWAT-SUFI模型的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径流模拟及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玉华;基于SWAT模型的三峡库区径流模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郑宁;基于SWAT模型博阳河上游流域径流模拟及其气候变化响应[D];南昌大学;2011年
5 张晓丽;基于SWAT模型的黄水河流域水文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成六;基于SWAT模型的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区径流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田彦杰;基于SWAT的流域下垫面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晶楠;AVSWAT模型在河北省平原区的水文模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胡雅杰;基于SWAT模型的环江流域径流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李曼曼;SWAT模型在洱海流域的径流模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禾;黄河水文测报连连升级[N];中国水利报;2003年
2 牛玉国;创新:黄河水文现代化的动力[N];中国水利报;2003年
3 记者 康维海;三江源水资源预测系统研究项目通过验收[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4 杜静 郭燕;“阿尔泰山冰川积雪与环境观测研究站”落户喀纳斯[N];新疆日报(汉);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