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龙慧灵李晓兵王宏  
【摘要】:正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组分,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在陆地表面的碳循环、能量交换、水分循环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充当着"指示器"的作用。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有效地监测全球植被、研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玉川;何英;李霞;;基于MODIS的干旱区植被覆盖度反演及植被指数优选[J];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02期
2 余晓;王昊;李翀;王义成;;基于MODIS/EVI的额尔古纳河流域植被变化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王锦;路京选;王志强;潘世兵;;基于MODIS植被指数的民勤绿洲演变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年04期
4 何彬方;冯妍;吴文玉;范伟;;安徽省近十年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0年10期
5 王正兴;柯灵红;邓芳萍;;MODIS-NDVI时间分辨率加倍算法:从16-Day到8-Day[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年04期
6 马丽云;刘艳;;MODIS资料分析新疆植被生长的季节变化[J];新疆气象;2006年05期
7 郭广猛,杨丽,谢高地;泾河流域近五年来植被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05年04期
8 张树誉;李登科;景毅刚;李星敏;高蓓;;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的陕西植被季相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1期
9 蒲云锦;韩春光;;新疆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年05期
10 杨永民;冯兆东;龙爱华;邹松兵;;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的植被物候空间格局[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1 郭铌;植被指数及其研究进展[J];干旱气象;2003年04期
12 马志勇;张慧;张军海;;基于MODIS杭州地区植被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13 张万昌;钟山;胡少英;;黑河流域叶面积指数(LAI)空间尺度转换[J];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14 程乾,黄敬峰,王人潮;MODIS和NOAA/AVHRR植被指数差异初步分析[J];科技通报;2005年02期
15 杨述平;归一化植被指数测量技术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16 除多;次仁多吉;王彩云;姬秋梅;德央;;利用MODIS数据估算西藏高原地表植被覆盖度[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0年05期
17 梁四海;万力;李志明;曹文炳;;黄河源区冻土对植被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7年01期
18 金晓媚;唐蕴;;山西三大盆地蒸散量的遥感研究[J];科技导报;2007年04期
19 林辉;熊育久;万玲凤;莫登奎;孙华;;湖南省MODIS遥感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20 马驰;卢玉东;;重庆南部TM图像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信息的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慧灵;李晓兵;王宏;;基于MODIS的锡林浩特市相对光谱混合分析指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何全军;曹静;张月维;;基于MODIS的广东省植被指数序列构建与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刘少军;张京红;陈汇林;陈德明;田光辉;蔡大鑫;;海南岛植被指数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刘倩;;2000-2010年三江源地区MODIS叶面积指数及FPAR产品验证分析[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5 万华伟;王昌佐;王桥;刘晓曼;李静;;两种基于MODIS数据的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计算方法比较[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6 江东;王乃斌;杨小唤;刘红辉;;植被指数—地面温度特征空间及其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包刚;包玉海;阿拉腾图雅;郭利彪;;用MODIS数据和CASA模型估算近五年内蒙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A];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何彬方;冯妍;吴文玉;范伟;;安徽省近10年植被状况时空变化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蒙继华;陈雪洋;吴炳方;杜鑫;钮立明;张飞飞;;利用Hyperion数据进行环境星CCD植被指数真实性检验[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10 陈效逑;郭玉泉;;我国东部温带地区物候生长季节、植被指数和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滑永春;基于MODIS京津风沙源工程治理区植被动态监测[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朱高龙;植被叶面积指数与叶片聚集度系数遥感反演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薛忠歧;银川平原植被生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遥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王军邦;中国陆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晓松;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高光谱遥感定量反演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韩贵锋;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井学辉;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空间变化规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8 徐丽萍;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互动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亦秋;基于3S技术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严燕儿;基于遥感模型和地面观测的河口湿地碳通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万福;青海省区域植被覆盖的分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张雷;宁夏全区的植被生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遥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梁国军;云南怒江流域植被覆盖度及MODIS光谱特征季节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刘敏;基于MODIS数据的长白山地区植被水分动态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惠敏;重庆市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何涛;应用MODIS数据对荒漠草原生物量监测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刘玉安;RS和GIS支持下的策勒绿洲植被NPP与Biomass估测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8 熊育久;湖南省EOS/MODIS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勇;近20年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晓桃;黄河源区NPP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卫红 杜军 记者 袁海霞;我区加快对怒江流域生态气候资源普查[N];西藏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