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地区人工林地土层干化与恢复研究
【摘要】:根据不同降水年份对长安县引镇梧桐林地、韦曲镇南杨树林地与西安市南郊麦地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人工林地0~600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土壤干化的特点与分布。在在正常降雨年份,对长安地区17龄梧桐林、13龄和10龄杨树林地以及麦地0~600cm的土层进行了采样和含水量测定。实验表明,在正常降雨年份,长安地区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从地表向地下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17龄梧桐林、13龄和10龄杨树林地200~40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9.13%、9.23%和9.50%,表明已经出现明显的土壤干化现象;但是在正常降雨年份麦地土层含水量较梧桐林和杨树林地明显高,200~40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平均含水量为13.32%,无土壤干化的显示。为了进一步研究人工林地土壤干化现象,在丰水年又对长安地区人工林地进行了土层含水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丰水年与正常降雨年份林地该地区人工林地的土壤含水量显著不同,17龄梧桐林、13龄和10龄杨树林地200~4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22.55%、21.20%和21.15%,表明土壤干化现象已经消失。由研究结果得出,在降水量增加的条件下,人工林地干化土层中的水分完全有可能恢复。由于土壤干化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植被的类型,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因此,干化土层的水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