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变动研究
【摘要】:采用1990、1995及2001年三个年份的市区非农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统计资料,运用分析城市规模的位序—规模法则,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的变动进行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珠三角城市规模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广州、深圳和东莞位居第一层次,南海、中山、番禺、顺德、珠海和佛山等位居第二层次,余下的十九个城市分布在第三层次内,且在研究时间段内珠三角城市规模等级总体变动不大,一、二、三层次的城市总体不变,只是层次内的城市位序发生变化;第二,珠三角城市的人口变动由相对均衡到非均衡的状态:1990—1995年时段珠三角城镇体系中各等级的城市规模都在增长,且呈现出比较均衡的增长状态。1995年后,高中位序的城市比低位序城市的人口增长量要大;第三,人口分布集中的力量大于分散的力量,这主要是高中位序城市规模的大幅度增长所致。然后,笔者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对各等级的城市规模变动进行原因探讨。最后,笔者对珠三角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的变动趋势作出了预测:近期内,珠三角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的变动将保持稳定,大中城市仍然是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一批大中城市人口的增长,珠三角的首位度将保持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