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岛老红砂的成因与环境
【摘要】:正 老红砂是一种以红色(10R4/8)、棕红色(2.5YR4/8)、淡红棕色(5YR5/8)和暗黄橙色(7.5YR6/8)为主的半胶结的中细砂沉积物,在我国华南热带、南亚热带海岸有广泛分布。对其成因、年代以及红化作用等曾作过较多研究。普陀山岛老红砂过去在地方志中曾有过记载,如定海县志中就有“普陀山岛盛产红砂、黄砂……”的记述;但是,对老红砂的专门科学研究,未见有报道。普陀山岛的老红砂是中国中纬度北亚热带海岸少有分布之一例,对它研究很有科学意义。
|
|
|
|
1 |
陈居成,曾从盛,吴幼恭;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分布与沉积地貌特征[J];台湾海峡;1998年01期 |
2 |
王建华,梁致荣,郑卓,陈水挟;粤东及琼东北第四纪老红砂风成的若干证据[J];热带海洋;1998年01期 |
3 |
曾从盛,陈居成,吴幼恭;闽东南沿海老红砂与晚第四纪环境演变[J];中国沙漠;1999年02期 |
4 |
吴正,王为;闽粤沿海老红砂多期沉积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沙漠;2001年04期 |
5 |
吴正;华南海岸风沙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6 |
罗宪林;粤东后江湾海进海岸沉积特征和地貌发育[J];热带海洋;1995年04期 |
7 |
李志文;李保生;孙丽;王丰年;温小浩;牛东风;;中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沙漠;2011年01期 |
8 |
吴正;吴克刚;;中国海岸风沙研究的进展和问题[J];地理科学;1990年03期 |
9 |
颜文,汤贤赞,陈忠,陈木宏,古森昌;南永2井珊瑚礁“红色与黑色沉积夹层”的成因及环境意义初探[J];科学通报;2001年17期 |
10 |
李平日;《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评介[J];地理学报;1996年06期 |
11 |
何清;杨兴华;霍文;王式功;尚可政;刘宏宜;;库姆塔格沙漠粒度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J];中国沙漠;2009年01期 |
12 |
;地貌学[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6年03期 |
13 |
王绍鸿;吴学忠;;平潭岛的旅游地质资源[J];福建地质;1990年01期 |
14 |
王为,吴正;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识别闽南粤东沿海老红沙沉积[J];中国沙漠;2001年04期 |
15 |
徐起浩;叶秀薇;华卫;万永芳;叶东华;;福建深沪湾晚更新世沉积、古环境和地壳形变[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2期 |
16 |
黄镇国;张伟强;;中国热带气候地貌几个问题的讨论[J];热带地理;2006年03期 |
17 |
杨利兵;陆谊;丁小球;罗宪林;;珠海市唐家湾晚更新世沙坝海岸及其保护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7期 |
18 |
杨树珍;我国海岸带研究的新动态[J];海洋信息;1994年07期 |
19 |
李兵;蔡锋;曹立华;刘建辉;雷刚;;福建砂质海岸侵蚀原因和防护对策研究[J];台湾海峡;2009年02期 |
20 |
张明书;我国海岸带的十大特征[J];海洋地质动态;199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