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分析
【摘要】:正 地表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态环境是否安全,决定着社会经济是否安全。因之,生态安全是人们十分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人类生存和发展消费自然环境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均对区域和全球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但只要这种利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处在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其生态系统就是安全的。社会经济发展就处在可持续范围之内。而如何判定人类是否生存在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论证与实践的问题。
|
|
|
|
1 |
陈星;;区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评价模型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2 |
王宏燕;王大庆;;生态安全与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模式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1期 |
3 |
陈泽伟;强沙尘暴再敲生态安全警钟[J];瞭望;2002年13期 |
4 |
曾广权,邓晴,余艳红,张星梓;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提高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2期 |
5 |
刘先新;;三峡生态安全源于忧患 生态文明创新始于忧患[J];中国林业;2008年09期 |
6 |
李康;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安全问题[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1期 |
7 |
贾全欣;环境恶化 生态安全挑战国人生活[J];基建优化;2001年03期 |
8 |
冯蕾;;从生态建设中收获经济效益——访蒋明君[J];当代生态农业;2007年Z2期 |
9 |
张淑云;;生态安全型复合高效絮凝剂的一步法制备方法[J];工业水处理;2008年03期 |
10 |
邹聪明;胡小东;张云兰;薛兰兰;Shakeel Ahmad Anjum;王龙昌;;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高温伏旱区生态安全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6期 |
11 |
王权典,周珂;国家环境安全及其法律保护比较研究[J];环境保护;2003年02期 |
12 |
马乃喜;西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J];陕西环境;2003年01期 |
13 |
钟祥浩,刘淑珍,王小丹,李祥妹;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战略[J];山地学报;2003年S1期 |
14 |
黄青,任志远;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
15 |
赵彤堂,张桂荣,许卓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J];吉林林业科技;2004年05期 |
16 |
邹德萍;生物入侵 考验中国生态安全[J];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04期 |
17 |
贺俊安;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
18 |
何建华;;生态安全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山西水利;2006年01期 |
19 |
李心亮;;世界环境日:关注生态安全[J];环境保护;2006年11期 |
20 |
王树义;;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探讨[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