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道法自然观的现代阐释

李远国  
【摘要】:正 一般来说,传统的惯性是历史发展的阻力。但是,在适当的条件下,长期被忽视的古代遗惠也有可能成为创造的源泉。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从回忆在中世纪被遗忘的古希腊传统开始,继而开创了近代科学文明。就中国道家思想而言,在中国历史上亦有几次短暂的兴盛,但总的来说,它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境遇,成为少数隐士高真修身立命的依凭。可是,随着鲍尔、尼采、萨特等人一而再、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霞;形神俱妙——道教身体观的现代阐释[J];哲学动态;2005年04期
2 石了英;;叶维廉对道家美学的现代阐释[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严春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读老子《道德经》一得[J];中国道教;2001年01期
4 圣凯;;初唐佛道“道法自然”论争及其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为香;;道法自然,唯神是守——试论道教对老庄天人哲学思维的继承与宗教化发展[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玉用;李海亮;;“道法自然”与“德及微命”——道家道教伦理思想的生态—生命向度[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7 丁常云;;道教生态和谐与科学发展观[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唐名辉;;解读“道法自然”的宗教学内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简介[J];中国宗教;1999年02期
10 聂亮祥;论“道法自然”[J];中国道教;2004年06期
11 张开华;道法自然 德育天地——学习十六大有感[J];中国道教;2003年02期
12 子规;;道法自然 生死双美[J];文史杂志;2011年05期
13 张继禹;;道教思想四论——关于道教教义现代阐释的思考[J];中国道教;2007年06期
14 ;文摘[J];中国宗教;2008年01期
15 洪常颖;;传统与现代的纷争——以胡适和铃木大佐的论争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16 毛丽娅;;道教生命观与自然环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8期
17 谢宗信;论“道法自然”[J];中国道教;1990年03期
18 丁常云;;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道教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与追求[J];中国道教;2006年03期
19 李养正;道教研究新取向的可喜尝试──读张继禹《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后[J];中国道教;1998年04期
20 谭立;;儒学·玄学·禅宗——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蝉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远国;;道法自然观的现代阐释[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强昱;;“道法自然”略疏[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王卓民;;道家教育培养目标探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戈国龙;;内丹与修道的比较[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叶至明;;廿一世纪道教展望——如何适应新世纪、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杨立志;;名山宫观的规划布局与道教义理——以长江流域的道教名山为例[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吕锡琛;;30年来中国大陆道家道教伦理思想研究简述[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程尊平;;献给茅山的几个馊点子[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毛丽娅;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李珉;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陈连波;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婧;中国道教园林精神空间的构成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张继禹;道教思想四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何峰;道教的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婧;道家语言观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文晶晶;道家养生思想对城市社区居民身心发展的价值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6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黎文松;北传佛教戒律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慧;先秦道家情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吕俊峰;道家自然美学的现代价值[D];新疆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静;郭武:道教养生当“道法自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研究道法自然与生态和谐关系[N];江淮时报;2007年
3 袁志鸿;道法自然[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史蓉张凯;道教的环保思想及其意义[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记者 李保林 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薛启胜;武当“道廉文化”清风拂面[N];湖北日报;2010年
6 刘增惠;老子的思想与“人文关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王锋;任法融:世界需要和谐精神[N];中国民族报;2007年
8 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 王全书;在“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周口日报;2005年
9 王翔 廖艳君;走在生死之间[N];吉林日报;2006年
10 陶振海;道教名胜金台观[N];中国民族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