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ogowski线圈组成的电流互感器
【摘要】:正 一、前言 长期以来,具有铁心的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简称 CT)在继电保护和电流测量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随着高压输电网络的建设,冲击电流达10A及更大的电力装置不断涌现,这就使这种传统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在这种工况下难以胜任。因为随着电力容量的增高,这种互感器不仅体积和重量增大、价格上升、防爆困难、安全系数下降;而更主要的是它带有铁磁体,频带很窄;磁饱和时,二次信号波形发生畸变;当作为保护用时,导致继电器误动作。造成CT饱和的主要成份是一次电流的直流分量。在短路
|
|
|
|
1 |
邸志刚;贾春荣;;电流互感器中的相位补偿技术[J];电气应用;2007年10期 |
2 |
贾春荣;邸志刚;张庆凌;侯国强;金建国;;电流互感器传感头Rogowski线圈的研究与设计[J];高压电器;2010年03期 |
3 |
张可畏,陈立新,黄智宇,段雄英;Rogowski电流互感器中测量线圈的互换性研究[J];高压电器;2005年04期 |
4 |
马立军;刘晓利;王静西;蔡玉俊;李小鹏;;气体绝缘开关用电流互感器选型及设计[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5 |
王化冰;王彦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制[J];电测与仪表;2006年11期 |
6 |
卢启柱;;新型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制[J];光电子技术;2009年03期 |
7 |
于光平;陈娜;;电流互感器高压侧数据采集系统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0期 |
8 |
刘霞忠,刘会金,郑小敏,杨柳;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混合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J];继电器;2004年23期 |
9 |
高迎霞;郑绳楦;;有源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18期 |
10 |
刘丰;卢启柱;毕卫红;郑绳楦;;采用激光供能方法的光纤电流互感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7年05期 |
11 |
高迎霞;毕卫红;刘丰;包宇;;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流互感器信号处理中积分算法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6年11期 |
12 |
赵立民;李秋凤;秦天鹤;;基于电磁铁的光纤Bragg光栅电流检测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6年06期 |
13 |
邸志刚;张庆凌;贾春荣;侯国强;金建国;;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头的相位差研究[J];高压电器;2007年05期 |
14 |
谢玉冰,游大海,黄上游;基于LabVIEW的光电式电流互感器测试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22期 |
15 |
许翔;赵玉富;;一种新型测量微小电流用的Rogowski线圈设计及性能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6 |
罗苏南,赵希才,田朝勃,杨奖利;用于气体绝缘开关的新型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1期 |
17 |
郭秀杰;赵法起;王冉冉;罗小军;李翠云;;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接口电路的实用化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10期 |
18 |
鲍海;许韦华;杨以涵;;一种基于磁动势平衡的Rogowski线圈控制模型[J];电网技术;2011年02期 |
19 |
卢启柱;刘丰;芦鑫;张保军;毕卫红;;有源型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9年06期 |
20 |
袁伟群;栗保明;孟绍良;林庆华;田慧;;电容储能脉冲功率源中ROGOWSKI线圈标定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