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凹陷1/2区块东营组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摘要】:正渤中凹陷属于渤海湾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是盆地沉积和生油气的中心,也是渤海海域面积最大的凹陷。目前在渤中凹陷内东营组发现大批低孔低渗低产能油气井,但由于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不足,碎屑岩孔隙演化未明,因此严重阻碍该凹陷勘探进程。经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X衍射、常规物性等分析、粒度分析资料研究表明,渤中凹陷1/2区块东营组砂岩主要为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的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碎屑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其中胶结作
|
|
|
|
1 |
安作相,马纪;渤海石油地质的几个问题[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年05期 |
2 |
高喜龙,肖贤明,赵必强,鹿洪友,唐永春;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生烃史[J];沉积学报;2004年02期 |
3 |
周毅,张通彩,何仕斌,崔护社;渤中、渤东凹陷结构认识及有利勘探方向[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7年06期 |
4 |
邓宏文,王红亮,王敦则;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年04期 |
5 |
包建平,张功成,朱俊章,陈晓东,马安来,刘志国,朱翠山;渤中凹陷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成因类型划分[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2年01期 |
6 |
葛建党;郯庐断裂在渤中凹陷的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海洋石油;2001年01期 |
7 |
徐耀辉;文志刚;唐友军;宋换新;李浮萍;;热模拟在线同位素技术在气源对比中的应用——以渤中凹陷QHD30-1N-1井、BZ13-1-3井气源对比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6期 |
8 |
李浮萍;文志刚;唐友军;李士祥;陈丹;;渤中凹陷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异常的成因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3期 |
9 |
李帅;李金奇;;少数井控制的大区域二维地震解释方法——以渤中凹陷沙二、沙三段为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9期 |
10 |
文志刚,唐友军,李浮萍,徐耀辉,陈丹;渤中凹陷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03期 |
11 |
谢武仁;邓宏文;王洪亮;徐长贵;;渤中凹陷古近系层序格架内的成岩作用[J];断块油气田;2008年02期 |
12 |
刘廷海;李思田;高坤顺;郭铁恩;彭刚;杨波;任志勇;;渤中凹陷莫霍面特征及盆地形成机制[J];中国海上油气;2008年05期 |
13 |
姜福杰;庞雄奇;;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定量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1期 |
14 |
谢武仁;邓宏文;王洪亮;徐长贵;;渤中凹陷古近系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8年03期 |
15 |
傅强;夏庆龙;周心怀;王根照;李建平;王清斌;吕苗苗;;渤中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相对高孔渗储层成因分析——以QHD35-2-1井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0年04期 |
16 |
李颖;;浅论渤海中部海域潜山气藏的勘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8期 |
17 |
陈广军,隋风贵;埕岛地区构造体系归属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年04期 |
18 |
李浮萍;文志刚;唐友军;宋换新;;渤中凹陷下第三系有效气源岩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1期 |
19 |
周士科;魏泽典;邓宏文;王洪亮;谢武仁;杨孝;;渤中凹陷古近系构造层序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06年04期 |
20 |
倪春华;包建平;梁世友;;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原油成熟度的多参数综合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