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徐霞客研究”说开去——再论中华文明经典研究的范式转换

杨占生  
【摘要】:正在中华文明经典研究的视野中,徐霞客研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人对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尚未做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徐学研究活跃,学术成果显著,特别是在经典研究的范式转换上所形成的学术成果,令我十分感兴趣,形成了我对徐霞客研究的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方;;“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3期
2 黄建春;;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J];江苏地质;2006年02期
3 李子渝;;《徐霞客在浙江》出版发行[J];风景名胜;1999年02期
4 吕锡生;;徐学的形成与《徐霞客旅游研究年鉴》的编辑[J];江南论坛;2008年03期
5 ;徐学动态四则[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6 吕锡生;略论徐学的形成与展望[J];江南论坛;2003年08期
7 朱亚宗;发现长江正源的第一人当为徐霞客[J];自然杂志;1991年10期
8 宋宗祧;;嵩山——中华民族的父亲山[J];协商论坛;2007年01期
9 黑德昆;;东瀛漫记[J];中华儿女;2010年09期
10 李留文;王屋山访道[J];寻根;2005年05期
11 王爱芳;;陇西威远楼[J];丝绸之路;2007年07期
12 郭腾辉;;师者有道[J];旅游纵览;2008年03期
13 徐学书;;西蜀岷山: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兼谈岷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02期
14 徐日辉;;张新斌著《济水与河济文明》简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04期
15 马智勇;;风雨碧血碑[J];丝绸之路;2010年13期
16 张骁鸣;;地球上刻着一个人[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1期
17 李崎;;河北迁安 黄帝都城[J];旅游纵览;2006年03期
18 雷凤祥;;绚丽朝阳耀古都[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09年06期
19 于希贤;对近代先驱地理学家徐霞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报;1989年02期
20 ;涿鹿 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J];河北画报;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占生;;从“徐霞客研究”说开去——再论中华文明经典研究的范式转换[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2 郑苏;;在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3 ;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获两个奖项[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4 龚法忠;;2009徐霞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5 江牧岳;;在《徐霞客研究》作者、读者、编者座谈会上的讲话[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6 蒋明宏;;“徐学”研究发展问题浅识[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7 徐华根;;徐学的形成与发展[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8 石在;曾俊伟;;霞客公岂只擦边而过[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后记[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10 黄保友;;徐霞客游踪追访[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伍海萍;《徐霞客游记》云南地名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孙成;曲阜孔庙景观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文根;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7年
2 张展;在行走中追寻文明的根脉[N];中国信息报;2007年
3 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传承精神 服务时代[N];江阴日报;2011年
4 都大明;文以载道 阅古常新[N];华东旅游报;2007年
5 刘群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新郑[N];中国信息报;2009年
6 单之蔷;中原——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N];河南日报;2008年
7 秦延安;汉江:传承汉文化的绿丝带[N];中国水利报;2007年
8 史幼波;一千年 从岷山走向成都平原[N];成都日报;2007年
9 史幼波;蜀地天府:华夏文明的后花园[N];成都日报;2007年
10 麦牙;京都:持续千年的旧爱新欢[N];华夏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