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古近系和新近系地层格架厘定
【摘要】:正项目编号:1212010611704项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起止时间: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雷伟志,韩建恩,王津,余佳,吕容平联系方式:朱大岗,北京市民族大学南路地质力学研究所,100081,电话:010-68422370,电了信箱:dagangzhu@sohu.com1、确定了华北地区古近纪-新近纪地层的分布和特征卉近系: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南部和东南部。南部多见于山西南部平陆一带;东南部多见
|
|
|
|
1 |
李潇丽,田成;山东车镇凹陷东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成岩作用[J];古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
2 |
吕希学,胡斌,姜在兴,陈世悦,李守军;济阳坳陷车镇和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遗迹群落及其沉积环境[J];古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
3 |
陈中红,查明;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结构及排烃的非均一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6期 |
4 |
万晓龙,邱楠生,李亮,曾溅辉;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异常高压及成藏响应[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年01期 |
5 |
陈元壮,吴明荣,刘洛夫,雷声刚;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始新统沉积相特征及演化[J];古地理学报;2004年04期 |
6 |
施凤成,陈平,徐春华;合肥盆地侏罗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02期 |
7 |
;《古地理学报》2006年 第8卷 第1~4期 总目录[J];古地理学报;2006年04期 |
8 |
姜辉;于兴河;陈永峤;李庆明;;东营凹陷和高邮凹陷古近系沉积特征对比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6年06期 |
9 |
周恒涛;彭仕宓;李海燕;;砂西油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年06期 |
10 |
石兰亭;杨勤林;易定红;田光荣;邸俊;;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沉积演化特征与储盖组合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1 |
杨革联;刘震;郭瑞;刘俊榜;常迈;;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2 |
陈杰;周鼎武;杨仁超;邢吉辉;;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震积岩发现及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7年04期 |
13 |
戴朝成;郑荣才;文华国;张小兵;;辽东湾盆地旅大地区古近系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J];岩性油气藏;2008年01期 |
14 |
李长宝;;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规律[J];中国石油勘探;2008年04期 |
15 |
樊爱萍;杨仁超;韩作振;蔡国刚;李春华;;辽河东部凹陷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现及其意义[J];特种油气藏;2009年04期 |
16 |
高志勇;韩国猛;朱如凯;郭宏莉;王道串;李本亮;;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纪—新近纪前陆盆地沉积格局与演变[J];古地理学报;2009年05期 |
17 |
王瑞菊;邓宏文;李世臻;;珠一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5期 |
18 |
徐长贵;周心怀;邓津辉;魏刚;赖维成;;辽西凹陷锦州25-1大型轻质油田发现的地质意义[J];中国海上油气;2010年01期 |
19 |
牟雪梅;查明;吴兆徽;王东晔;;渤南洼陷古近系天然气成藏条件[J];科技导报;2010年07期 |
20 |
田美荣;;东营凹陷新近系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