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深部高温高压流体实验和原位探测方法、技术及应用
【摘要】:正一、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实验装置 (1)高温高压反应动力学装置已经系统化。当前用高温高压化学传感器和高压窗口谱学观测,使高温高压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入新阶段。 (2)能够结合同步辐射光源技术发展通过高温超高压窗口的流体(物质)的谱学手段,可以获得超高压高温下研究地球深部流体的机遇。 (3)发明四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高压化
|
|
|
|
1 |
王德军;;α-石英在高温高压下的结构转变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2 |
昝立声;李绪深;刘冠章;李大鹏;;A-1构造流三段储油层高温高压成因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9年04期 |
3 |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单双明,崔桐娣,邓鹤鸣,许祖鸣;高温高压下辉石岩的电导率实验研究[J];矿物学报;2005年03期 |
4 |
代立东;李和平;刘丛强;崔桐娣;单双明;杨昌君;刘庆友;邓鹤鸣;;高温高压和不同氧逸度控制下单晶橄榄石电导率的实验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
5 |
刘雷;杜建国;易丽;;亚稳态橄榄石相变与深源地震研究进展[J];地震;2007年03期 |
6 |
郑海飞;乔二伟;杨玉萍;段体玉;;拉曼光谱方法测量流体包裹体的内压及其应用[J];地学前缘;2009年01期 |
7 |
龚超颖;刘永刚;李朋;范大伟;魏舒怡;谢鸿森;;高温高压下岩石电导率不同测量方法的实验对比——以二辉橄榄岩为例[J];地质学报;2011年03期 |
8 |
张梦华;陈光;;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温度测井异常资料的分析研究[J];石油仪器;2011年02期 |
9 |
鲁姆尔;林素珍;王文清;陈彭年;;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破裂和摩擦(摘要)[J];国际地震动态;1982年02期 |
10 |
朱茂旭,谢鸿森,郭捷,张月明,许祖鸣;高温高压下蛇纹石电导率实验研究[J];科学通报;1999年11期 |
11 |
买潇,陈美华,陈征;钻石高温高压处理技术[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年04期 |
12 |
王德龙;张海澜;林伟军;张澄宇;;新型CPLD在井下超声石油流量计中的应用[J];声学技术;2006年05期 |
13 |
蒋玺;谢鸿森;周文戈;刘丛强;刘永刚;范大伟;万方;;1.0GPa、高温下岩石熔融玻璃的弹性波速测量及其地球物理意义[J];地学前缘;2007年03期 |
14 |
赵永红;綦超;李杨;M.Zimmerman;D.L.Kohlstedt;;橄榄石集合体扭转大变形实验研究[J];岩石学报;2008年06期 |
15 |
张宁;陈国文;刘静波;赵阳升;杨永康;杨涛;;鲁灰花岗岩蠕变特征转变温度门槛值的实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6 |
陈志;杜建国;周文戈;刘永刚;李营;;0.5~4.0GPa、100~300℃条件下辉长岩弹性波速及衰减特征[J];高压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
17 |
陆学增;;塔河油田超深井稠油地层测试工艺的改进与应用[J];内江科技;2010年04期 |
18 |
范泓澈;黄志龙;袁剑;高岗;童传新;冯冲;;高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溶解度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9 |
侯渭;王道德;谢鸿森;王明再;;肇东陨石高压加热-熔融实验研究[J];岩石学报;1989年02期 |
20 |
党嘉祥;周永胜;何昌荣;闫小兵;;高温高压岩石流变仪的围压标定方法[J];地学前缘;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