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西段前寒武纪基底地层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摘要】:正古陆块的拼合及其伴随的造山过程是研究地球历史上超级大陆演化的关键。过去十年来,基本以格林威尔期造山作用(1.3-1.0 Ga)拼合而形成的Rodinia超级大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该超级大陆的形貌和组成目前仍不明确,且不同陆块的拼合时间可能也并不相同。尤其是一些相对较小的陆块,如扬子和华夏板块,已有的研究表明它们的拼合可能发生在典型的格林威尔期造山作用之后,并有可能为Rodinia超大陆的最终拼合提供有用信息。
|
|
|
|
1 |
姜齐节
,梅友松;我国大陆中东部基底地层成份分区与金属成矿分区[J];地质与勘探;1982年01期 |
2 |
刘红樱,胡受奚,周顺之,郭坤一,贺菊瑞,戚建中;华熊联合地体的证据[J];高校地质学报;1999年04期 |
3 |
周乐尧;甘肃省西成铅锌矿田矿源层的确定及其Pb—Zn活化机理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4 |
张业明;张仁杰;胡宁;李献华;;海南岛格林威尔期大地构造格局[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
5 |
杨崇辉;耿元生;杜利林;任留东;王新社;周喜文;杨铸生;;扬子地块西缘Grenville期花岗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09年03期 |
6 |
杨照柱,卢新卫,丘卉;锡矿山锑矿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7 |
祁江豪;郭兴伟;温珍河;郑求根;冯岩;伊飞;;羌塘盆地基底地层及大地构造性质[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9期 |
8 |
姜勇彪;张世红;吴怀春;韩以贵;;华南地块西南缘格林威尔期区域构造解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02期 |
9 |
姜勇彪;张世红;吴怀春;韩以贵;;盐边群地层特征及其大地构造属性[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0 |
魏富有;;康滇地轴北段层控铅锌矿沉积地球化学场剖析[J];矿物岩石;1989年02期 |
11 |
王国芝;王成善;;西藏羌塘基底变质岩系的解体和时代厘定[J];中国科学D辑;2001年S1期 |
12 |
孙喜明;张碧涛;贠智能;邓玉友;;应用重力资料对哈萨克斯坦南部S盆地进行基底岩性填图[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S1期 |
13 |
林兵;程海生;苏文明;陈迪云;;甘肃西成矿田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地质科学;1992年02期 |
14 |
林兵;浙江省诸暨至龙泉一带金矿床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科学;1988年02期 |
15 |
林兵;;甘肃李家沟铅-锌矿床成矿地球化学条件的初步研究[J];地质学报;1991年03期 |
16 |
秦松贤,章泽军,张志,赵温霞,蔡雄飞,顾延生;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低变质强变形行为与格林威尔期造山作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2期 |
17 |
张传林,赵宇,郭坤一,董永观,王爱国;青藏高原北缘首次获得格林威尔期造山事件同位素年龄值[J];地质科学;2003年04期 |
18 |
栾保荣;王连根;李树林;;虎达古火山口的初步认识[J];青海国土经略;1979年02期 |
19 |
刘池洋;渤海湾盆地基底正断层缓断面的形成原因及其地质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20 |
李江海,穆剑;我国境内格林威尔期造山带的存在及其对中元古代末期超大陆再造的制约[J];地质科学;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