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青藏高原的物质组成、构造体制和时空结构既是显生宙特提斯洋演化过程的历史记录, 又是碰撞后高原隆升过程的共时性结构转换的综合图像。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时空结构是一个连续而统一的构造系统。有关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模式,目前已有数十种之多。为什么全球构造上只在亚洲这一部位出现全球最新、最大、最高、巨厚地壳的高原?其制约因素是
|
|
|
|
1 |
高国栋,陆渝蓉;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量的收入状况[J];气象;1980年02期 |
2 |
高国栋,陆渝蓉;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量的支出状况[J];气象;1980年03期 |
3 |
章基嘉
,孙照渤
,陈松军;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与我国候平均气温之关系的时空结构[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
4 |
郭亚平;青藏高原较强地震发生的时间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1980年01期 |
5 |
卢炬甫,张家铝;白洞及其他宇宙洞[J];自然杂志;1980年07期 |
6 |
刘殿元;;略论青藏高原地区人体的生理特点及适应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
7 |
方励之;周又元;;中国古代和现代宇宙学中的时空观念[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04期 |
8 |
李达三;;黑洞量子理论的哲学意义[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
9 |
姚振兴,李白基,梁尚鸿,朱碚定,张立敏,卢善声;青藏高原地区瑞利波群速度和地壳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1981年03期 |
10 |
章基嘉,孙照渤,陈松军;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与我国候平均气温之关系的时空结构[J];气象学报;198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