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沉积物中水合物成矿机理与分布规律
【摘要】: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成矿需要稳定的温度压力环境(稳定域)和持续的气源供给(成矿和含矿地段孔隙流体中的甲烷必须饱和),水合物稳定域之下的或热成因的或生物成因的甲烷,以游离态或溶解态的形式迁移到稳定域中,以及稳定域内原地生物作用产出的甲烷,为水合物形成和保存的提供了物质条件。水合物成矿过程是含甲烷流体的形成、演化而固化为水合物的化学动力学与控制甲烷含量空间上聚散的流体迁移的动力学两个方面的耦合。构造演化和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既决定了含甲烷流体流动的动力场,又决定了含甲烷流体演化的物理化学场,不仅直接影响着流体在盆地中的流动样式,而且直接影响着甲烷等物质在空间上存在形式,沉积盆地的动力学演化控制着沉积物中水合物形成与分解的动态变化, 控制着海底水合物的分布与富集。要形成具有资源意义的水合物矿床无疑需要宏观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微观物质-能量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的匹配。把盆地分析、成矿模拟与物化探相结合是开展水合物勘查和综合评价的主要工作。
|
|
|
|
1 |
葛倩;初凤友;方银霞;孟宪伟;;天然气水合物释放甲烷对晚第四纪气候影响的古环境记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01期 |
2 |
Tackeuchi R
,Mastsumoto R
,李军;日本南部南海海槽沉积物间隙水地球化学[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09期 |
3 |
祝有海
,陈邦彦
,吴必豪;天然气水合物 未来的能源骄子——兼论我国南海的成矿条件与找矿前景[J];石油科技论坛;2000年05期 |
4 |
张玉祯;樊栓狮;冯自平;梁德青;;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研究进展[J];化工学报;2003年S1期 |
5 |
陈建阳,张志杰,于兴河;AVO技术在水合物研究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1期 |
6 |
S.Chopra;赵京凤;;岩石物理和AVO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J];世界地震译丛;2006年06期 |
7 |
栾锡武;赵克斌;A.Obzhirov;岳保静;;鄂霍次克海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识别和基本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01期 |
8 |
姚伯初;;北凯斯卡迪亚(Cascadia)边缘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阶段[J];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02期 |
9 |
巩艳;林宇;陈星杙;;水合物监测系统的开发[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08期 |
10 |
张金华;魏伟;吝文;;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及稳定带的影响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1期 |
11 |
邓希光;付少英;黄永样;张光学;吴能友;吴庐山;;南海北部东沙群岛HD196站位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水合物的指示[J];现代地质;2006年01期 |
12 |
陆尊礼,凌洪飞,蒋少涌,杨竞红,倪培;稳定同位素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应用简介——以“布莱克海隆”海区为例[J];海洋地质动态;2003年02期 |
13 |
栾锡武,秦蕴珊,张训华,龚建明;东海陆坡及相邻槽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4期 |
14 |
陈忠;颜文;黄奇瑜;杨华平;陆钧;陈木宏;;南沙海槽潜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环境及其指标特征[J];地学前缘;2007年06期 |
15 |
沈建东,王胜杰,何晓霞,马应海,刘芙蓉;分形扩散对海下沉积层中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04年08期 |
16 |
郑勇;;有机聚合物类添加剂抑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9年04期 |
17 |
王虹;;天然气水合物性质及防止措施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11期 |
18 |
贾哲;张程;;超临界乙烯水合萃取技术相关问题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05期 |
19 |
宁伏龙;蒋国盛;张凌;吴翔;窦斌;张家铭;;天然气水合物实验装置及其发展趋势[J];海洋石油;2008年02期 |
20 |
耿金昌;杨琴;姚亮;;浅析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