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变形分析及其在楼子店韧性剪切带中的应用
【摘要】:正1.三维变形分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我们对岩石变形、组构发育的理解多数依据传统的二维、对称和稳态流变的运动学和力学模型,认为高应变带具轴对称或单斜对称变形类型。然而,自然界岩石的变形和组构发育遵循复杂的变形轨迹,多数是非共轴、非平面的三斜应变类型。近十几年来,涌现出了许多三维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1.1流变几何学与变形几何学 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三维变形分析融合了数学和物理学概念,以流变脊、瞬时拉伸轴等概念取
|
|
|
|
1 |
钱壮志;胡正国;刘继庆;李厚民;孙继东;苏春乾;张心广;;石灰沟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青海地质;1999年01期 |
2 |
邵兆刚;朱大岗;孟宪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西藏阿里札达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X光岩组分析[J];地学前缘;2006年04期 |
3 |
Roy Kligfield Jean Crespi ;S.Naruk G.H.Davis;张春仁;;拉伸造山带的位移和应变模式[J];世界地质;1987年03期 |
4 |
F. Robert;A. C. Brown;骆辉;;魁北克阿比提比绿岩带西格马矿山太古宙含金石英脉:第一篇地质条件和脉系的形成[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7年02期 |
5 |
Jeong Hwan Kim;Weon Seo Kee;金伯录;;韩国和顺煤田淳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J];世界地质;1993年03期 |
6 |
李鸿儒;周乐群;;鄂东北京桥—芳畈韧性剪切带初探及其含矿性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1994年01期 |
7 |
吉磊;江西武功山东区大型韧性剪切带的显微构造特征[J];地质科学;1995年01期 |
8 |
樊光明,薛重生,杨晓松;江西田里和浙江游溪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意义[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9 |
黄银宝,丁春梅;柴北缘宽沟口—红旗沟韧性剪切带及其金成矿动力机制探讨[J];西北地质;2003年04期 |
10 |
宋传中,朱光,刘洋,牛漫兰,刘国生;郯庐断裂带肥东韧性剪切带的变形规律、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03年01期 |
11 |
李洪奎;李忠权;王道永;刘援朝;吴德超;马子宁;;四川泸定韧性剪切带红军楼剖面特征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
12 |
李忠权,竺国强,应丹琳;韧性剪切带的识别特征及其变形发育史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13 |
李英;;韧性剪切带与秦岭的铅锌矿化[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年03期 |
14 |
于明旭,任风翘;内蒙古十八倾壕金矿区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1992年03期 |
15 |
陈存榕;林东燕;;上杭—云霄地区韧性剪切带中金元素富集规律的探讨[J];福建地质;1993年03期 |
16 |
黄国夫;管太阳;余达淦;魏秀伟;;南城洪门韧性剪切带构造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7 |
钱惠林;;论越城岭隆起西缘同构造混合岩化韧性剪切带[J];湖南地质;1993年01期 |
18 |
宋奠南;臧学农;;鲁南梁丘韧性剪切带基本特征[J];山东国土资源;1993年02期 |
19 |
杜国云;西大别地区韧性剪切带的卫星影像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6年03期 |
20 |
宋明春,马文斌;胶南隆起北缘石门-薛家庄韧性剪切带[J];山东地质;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