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博格达山链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摘要)
【摘要】:天山作为欧亚大陆内部的高大山系,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天山造山带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初始造山(晚古生代)、伸展调整(中生代)和再造山(新生代)的形成演化历史,其中新生代的再造山和隆升堪称欧亚大陆新生代地质史上的标志性重大事件。有关天山隆升的研究己见报道,杨庚、周宇京以及王彦斌等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分别获得了西南天山(134-109Ma)、南天山(109.6-68Ma)以及北天山(89±2.3Ma)的隆升数据。Hendrix测得东天山地区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的揭顶作用,也就是天山隆起遭受剥蚀的时间为距今24Ma;Windley及Allen等指出东天山渐新世磨拉石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接触代表了天山隆升的起始时间;邓起东等根据新生代沉积物特点推断,天山隆升的起始时间可能在早中新世。综观前人研究成果,由于样品稀少,更是缺乏穿山剖面系统采样,使得结果未能较充分地反映出天山新生代再造山的隆升过程和特点。针对这一欠缺,我们运用热年代学方法,开创性地在石炭系-二叠系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采样和测试,通过系统批量的热年代学数据(43组数据),对东天山的高大山系-博格达山链新生代隆升的起始时间及隆升的阶段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