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岩石圈流变学结构不均一性与大陆动力学

王良书  刘绍文  李成  张鹏  米宁  钟锴  
【摘要】:正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岩石圈为刚性,板块构造表现为块体间的相互作用:岩石圈内部不变形,构造变形集中在板块边界。大洋岩石圈的变形符合板块边界变形(PlateBoundaryDeformation)模式,已被海洋地震、火山活动等构造现象所证实。然而,大量观测表明大陆岩石圈的变形并不局限于板块边界,在距离边界数千公里之遥的大陆内部亦存在显著的变形,也即大陆构造变形具有弥散板块边界变形(DiffusePlateBoundaryDeformation)的特征。因此,产生了大陆动力学研究新领域。大陆动力学重要课题是大陆变形的重要控制因素和变形规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Takeshi Sagiya;Hiroo Kanamori;Yuji Yagi;Masumi Yamada;Jim Mori;左玉玲;;重构地震学[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6期
2 Jean-Philippe Avouac;韩立波;;东日本大地震启示[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8期
3 马腾飞;马晓静;;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中心当前开展的重点研究项目[J];国际地震动态;2011年07期
4 B.Delouis;J.-M.Nocquet;M.Vallée;康秀平;;根据静态和高速率GPS、InSAR及宽频带远震数据的2010年2月27日智利中部马乌莱M_W8.8地震的滑动分布[J];世界地震译丛;2011年02期
5 J.-O.Park;T.Hori;Y.Kaneda;张洁;;日本南海弧前西端之下俯冲的九州—帕劳海岭的地震构造意义[J];世界地震译丛;2011年02期
6 闫伟;彭汉书;;静/慢地震研究现状及意义[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S1期
7 肖强;;关于白垩纪末古大陆解体漂移、板块形成、地壳运动、恐龙灭绝与带冰块星体撞击地球的推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书;刘绍文;李成;张鹏;米宁;钟锴;;岩石圈流变学结构不均一性与大陆动力学[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施锦;刘耀炜;;岩石圈内流体通道形成过程中某些问题的讨论[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詹文欢;丘学林;孙宗勋;唐诚;朱俊江;孙龙涛;;南海西北部不同层面偏应力值变化及其与活动构造关系[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毛桐恩;刘占坡;;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效应[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黄玺瑛;魏东平;;全球板块边界附近应力场短波分量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郭华春;钟莉;;与深部碰撞作用伴生的浅部伸展现象成因探讨[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7 王绳祖;张宗淳;;板内塑性流动波的能量分布及其对震源发震概率的影响[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8 郑天愉;姚振兴;;台湾地区的地震矩张量及其构造意义[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刘绍文;王良书;李成;;中国大陆东、西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其对晚新生代变形的制约[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何玉梅;郑天愉;;1994年5月23日台湾地震震源过程研究[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玮;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2 张西光;地球参考框架的理论与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丽丽;化学课堂教学板块边界划分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国富;基于应力释放的大震增(减)震模型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6年
3 张艺晋;基于地应力测量和分析的矿山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单菊萍;基于DEM的雅鲁藏布江河流地貌特征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高海英;用重力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岩石圈形变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晴;地球进入“震痛”期?[N];南方周末;2011年
2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编审 吕苑苑;直面震灾,我们准备好了吗?[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金性春;谁搅起了印度洋海啸[N];文汇报;2005年
5 沈英甲;地球演化史等待解读[N];科技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程晖;学会与“震颤的地球”相处[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夏丽莎;成都很安全大家可安心工作[N];四川日报;2008年
8 余建斌;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大洋中脊发现新海底热液活动区[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滕艳;地震预测研究和抗震须并轨进行[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10 记者 韩力明;海啸把地球“轻轻地推了一下”[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