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郑亚东  
【摘要】:正现今流行的古差应力的确定是根据位错密度、亚颗粒或动态重结晶粒度的大小,然而,所获得的精度有限,仅为半个数量级,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提出(Zhengetal.2004),为确定古应力提供一新的途径。岩石变形的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数学表达为Meff=0.5(σ1-σ3)sin2αsinα。式中,σ1-σ3为材料或岩石的屈服强度,α为变形带与主压应力轴与变形带间的夹角。当α=±54.7°时有效力矩最大,即该方向最有利于变形带(膝褶带、伸展褶劈理或韧性剪切带)的形成。因此,根据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边千韬,林传勇,史兰斌;青海可可西里北缘韧性剪切带的显微构造特征[J];地质科学;1996年02期
2 王志洪,卢华复,贾东;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变形微构造研究[J];地质科学;1995年01期
3 张志强;;衡山花岗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的特征、成因及岩体定位机制[J];湖南地质;1992年03期
4 刘忠明,谭秋明,张万平,江为民,黄国平;新城-黄陂断裂合河—殷店段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1年01期
5 宋传中,朱光,刘洋,牛漫兰,刘国生;郯庐断裂带肥东韧性剪切带的变形规律、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03年01期
6 谢静博;王风华;尚婷;;内蒙古四子王旗韧性剪切带基本特征及其时代[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0年04期
7 张波;张进江;郭磊;;北喜马拉雅穹隆带然巴韧性剪切带石英动态重结晶颗粒的分维几何分析与主要流变参数的估算[J];地质科学;2006年01期
8 吴小奇;刘德良;李振生;;初论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方法[J];地质科学;2007年01期
9 Rcbert J.Twiss,全振民;论古应力计研究的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1987年04期
10 刘德良;杨强;吴小奇;李振生;;郯庐断裂安徽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限初探[J];地质科学;2006年02期
11 吴小奇;刘德良;李振生;杨强;;滇西主高黎贡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形成时限的初探[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02期
12 刘德良,杨晓勇,杨海涛,余青霓;郯庐断裂带南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的变形条件和组分迁移系[J];岩石学报;1996年04期
13 宋明春,马文斌;胶南隆起北缘石门-薛家庄韧性剪切带[J];山东地质;1997年01期
14 何永年;;剪切带岩石显微构造演化初探[J];矿物岩石;1987年04期
15 李康;钟大赉;;滇西高黎贡断裂带糜棱岩的显微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91年03期
16 于明旭,任风翘;内蒙古十八倾壕金矿区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1992年03期
17 屈奋雄;张宝华;刘如琦;;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控金机制——以丹东四道沟金矿为例[J];国土资源;1992年04期
18 黄国夫;管太阳;余达淦;魏秀伟;;南城洪门韧性剪切带构造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19 杨钟堂;刘廉清;;甘肃狼娃山地区纬向断裂构造带的古应力及其应变律[J];西北地质科学;1983年06期
20 李福佩,董传万,沈忠悦,叶瑛;浙北诸暨陈蔡地区韧性剪切带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亚东;;最大有效力矩准则与古应力确定的可行性[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德良;吴小奇;;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研究的进展和问题[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刘德良;杨强;吴小奇;李振生;刘超;孙岩;;郯庐断裂浮槎山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限分析[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元;段超;宋传中;;安徽肥东西韦地区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杨晓勇;;郯庐断裂带南段韧性变形与~(40)Ar/~(39)Ar年代学[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崔军文;;哀牢山韧性平移剪切带的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C];1989年
7 母润昌;高平;刘若新;马宝林;;高温高压下华北地壳韧性剪切带岩石波速各向异性实验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蔡学林;曹家敏;朱介寿;程先琼;;中国大陆岩石圈壳幔韧性剪切带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成龙;朱光;王勇生;李长城;向必伟;;郯庐高压韧性剪切带内多硅白云母中过剩氩的启示[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戚学祥;许志琴;李海兵;张建新;;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作用的变形记录及其对祁连加里东造山带隆升的贡献[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江涛;陕西省煎茶岭金镍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岩控矿作用[D];长安大学;2010年
2 欧阳征健;新疆北东部古生代构造作用过程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张桂林;扬子陆块南缘(桂北地区)前泥盆纪构造演化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崔建军;桐柏杂岩的性质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5 徐先兵;武夷山地区显生宙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连昌;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铜矿带成矿地质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及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9年
7 陈新跃;海南海西、印支期构造变形及其~(40)Ar-~(39)Ar年代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陆关祥;造山带复杂结构构造区遥感——构造综合解析[D];西北大学;2002年
9 刘世奇;有侧向压力的花岗岩动态直接拉伸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王瑜;中国东部内蒙—燕山地区晚古生代晚期—中生代的造山作用过程[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凤萍;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NNE向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王英德;额尔古纳韧性剪切带与嵯岗构造片麻岩带构造特征及研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3 关晶;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阿尔嘎顺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杨云松;内蒙古白音浩特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夏浩然;伸展拆离型韧性剪切带的演化:北京云蒙山水峪剪切带的显微构造、运动学与流变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谢静博;内蒙古四子王旗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孔红杰;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8 马立成;新疆冰达坂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9 张晓东;丰宁—赤城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师文贝;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变形矿物~(40)Ar/~(39)Ar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艾海平;把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孙洁;大峡谷是怎么形成的[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夏珺;地质灾害巡查组及时预报崩塌险情[N];人民日报;2008年
4 钱荣 逯寒青;昆仑山地震遗址现奇观[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 记者 于德福;内蒙古三道沟金金属量有望超20吨[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6 杨颜泽;大兴安岭东坡找金突破口打开[N];中国矿业报;2009年
7 陈国章;专家呼吁:深化地质找矿改革应重视基础地质工作[N];广西日报;2009年
8 张启兵;逢春煤矿迈步式翻笼破解移动难题[N];经理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