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肖中尧黄光辉卢玉红张秋茶  
【摘要】:正 从以前的资料显示,塔中62井志留系原油物性具有高密度(0.9307g/cm3)和高含蜡量(11.8%)的特点,但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6.7%)却较低,且族组分中芳烃馏分含量较高(36.18%),饱/芳比值低,仅1.36,非烃+沥青质含量为14.63%,明显低于塔里木盆地其它高密度海相原油。因此,塔中62井原油的成因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原油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原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文明;刘树根;王国芝;张长俊;孙玮;马文辛;;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气藏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2 黄文明;刘树根;马文辛;王国芝;张长俊;曾祥亮;;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前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3期
3 刘岩;钟宁宁;田永晶;齐雯;母国妍;;中国最老古油藏——中元古界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古油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年04期
4 高彦丽;李其祥;向东栋;陈俊;向畅;;复合改性沥青组分与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孙玮;刘树根;徐国盛;王国芝;袁海锋;黄文明;;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成藏模式[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6 牛会玲;谢润成;赵安坤;金文辉;;麻江志留系古油藏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04期
7 李凤;张卿;黄仁春;赵永庆;田江;朱祥;;元坝、通南巴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关系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8 任朝发;;渡口河气藏成藏期次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8期
9 徐国盛;徐元刚;刘树根;袁海锋;曹竣锋;杨运会;;四川盆地石炭系四中心耦合天然气成藏过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党文斌;赵锡奎;李坤;;巴楚隆起康塔库木断裂演化与油气的关系[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8期
11 秦晓光;敬加强;骆畅;罗辉利;刘延昌;;原油沥青质沉积测试分析及预测[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5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中尧;黄光辉;卢玉红;张秋茶;;一个典型来源于寒武系源岩的古油藏-塔里木盆地塔中62井志留系古油藏成因分析[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孙昱东;杨朝合;山红红;沈本贤;;渣油加氢转化过程中沥青质结构单元的变化[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平;谢渊;汪正江;刘建清;赵瞻;卓皆文;;秀山上寒武统古油藏的发现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厚民;毛景文;陈毓川;张长青;许虹;;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型古油藏与玄武岩铜矿化(摘要)[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家善;周文;刘建清;赵瞻;;黔南麻江古油藏储层特征综合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付立新;高勇;杜玉梅;梁锋;时云珠;;麻江古油藏油气聚集与破坏机理探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方允鑫;廖玉宏;吴亮亮;耿安松;;催化加氢热解法运用于南盘江古油藏固体沥青-源对比[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玉善;顾乔元;金英爱;杨帆;桑洪;张秋茶;;应用沥青(性质)产状分析塔东低凸起下古生界油藏特征——以塔东2井为例[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张庆轩;杨普江;张龙力;杨国华;;稳定剂对石油沥青质体系粘度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学东;程兴国;胥吉昌;薄其军;单明修;;根据原料性质确定延迟焦化生产方案[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到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布龙果尔泥盆系古油藏形成与破坏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陈玲;华南麻江海相古油藏沥青Re-Os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油藏形成和破坏时代的约束[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王继乾;添加物对渣油热反应生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魏建明;沥青、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及水分在沥青中的扩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关润伶;稠油组分的结构分析及降粘剂的研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陈尔跃;辽河稠油井下改质催化体系的研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7 赵法军;稠油井下改质降粘机理及应用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8 徐仕海;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成藏成矿的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陶磊;超稠油油藏三元复合吞吐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王铜山;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生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程赟;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及伴生古油藏中的有机质—来源、演化及联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周迎梅;沥青质分散剂对渣油热反应生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刘慧卿;贵州石头寨古油藏流体包裹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梁涛;离子液体对稠油的改质降黏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5 李凤;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古生界碳沥青及其与古油藏成因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李晓辉;沥青质相分离行为与抑制基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徐静;塔河常压渣油胶体稳定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张丽娜;添加剂对渣油胶体行为及稳定性质影响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刘苗苗;热处理降蜡试制优质道路沥青[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张平;大庆外围油田稠油综合利用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淡宜 拉巴次伦;西藏高原羌塘盆地是个“聚宝盆”[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王非;重庆发现海相二叠系古油藏[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章力;西藏首次发现古油藏带[N];中国矿业报;2001年
4 记者 李斌 尕玛多吉;西藏发现100公里古油藏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腾格尔 李武 蒋启贵;加强川西下寺古油藏研究[N];中国石化报;2007年
6 记者 赵凡;羌塘盆地发现巨大古油藏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7 记者 韩晓玲、实习生 周晓晶、通讯员 曹南燕;我国南方具备特大气藏条件[N];湖北日报;2005年
8 熊和生;油气与金属本是同“根”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书生 通讯员 丰昱;库车境内又探明1亿吨油气储量[N];阿克苏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毅铭 通讯员 王媛媛;只要有1%希望就要付出100%努力[N];云南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