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汪深1井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追溯
【摘要】:正 汪深1井位于松辽盆地东南断陷的徐家围子断陷与安达断陷过渡带,在营城组的2987.4-2998.4 m压裂获得高产气流。该井深层分别钻遇泉一、二段,登二、三、四段,营城组、沙河子组地层。地震研究表明其缺失火石岭组地层,使沙河子组与基底深大断裂相接触。天然气的来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它的来源决定着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
|
|
|
1 |
刘万洙;邵锐;白雪峰;王加强;秦飞;张建光;;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营城组一段熔浆胶结复成分砾岩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6期 |
2 |
唐华风;王璞珺;姜传金;于晶;刘万洙;程日辉;;波形分类方法在松辽盆地火山岩相识别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4期 |
3 |
张学东;;松辽盆地兴城地区营城组火山岩岩性的测井识别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
4 |
林宗满,任传慧,张普林;松辽盆地南部及其周缘下白垩统的层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年01期 |
5 |
张艳;舒萍;王璞珺;郑常青;单玄龙;;陆上与水下喷发火山岩的区别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松辽盆地营城组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6期 |
6 |
高有峰;刘万洙;纪学雁;白雪峰;王璞珺;黄玉龙;郑常青;闵飞琼;;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6期 |
7 |
王虎;郑常青;王璞珺;黄玉龙;;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下白垩统营城组三段火山岩岩性、岩相序列[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6期 |
8 |
黄玉龙;王璞珺;门广田;唐华风;;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旋回和期次划分——以盆缘剖面和盆内钻井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6期 |
9 |
侯景涛;程日辉;王璞珺;许中杰;;松辽盆地东南缘六台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二段砾岩沉积特征及成因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6期 |
10 |
吴颜雄;王璞珺;闫林;吴艳辉;;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相量化表征与应用[J];岩石学报;2010年01期 |
11 |
孟凡超;刘嘉麒;李明;刘晓;印长海;陆加敏;崔岩;;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流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J];岩石学报;2010年01期 |
12 |
黄晨;潘保芝;;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测井自动识别[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1期 |
13 |
杨春志;沈德安;;吉林省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J];吉林地质;1986年03期 |
14 |
李彦民;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大庆油田勘探系统各公司综合技术研究[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
15 |
王莉;苗志;王树平;张秀丽;宋绪峰;;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识别方法及模式建立[J];天然气工业;2007年S1期 |
16 |
蒙启安,王璞珺,杨宝俊,程日辉;松辽盆地断陷期超层序界面的地质属性刻画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5年01期 |
17 |
张川波,赵东甫,张秀英,丁秋红,杨春志,沈德安;松辽盆地东缘晚期中生代一个新的重要含煤层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1年03期 |
18 |
杨玉峰,任延广,李景坤,张维琴;松辽盆地汪升地区深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年04期 |
19 |
殷进垠,刘和甫,迟海江;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J];石油学报;2002年02期 |
20 |
孔庆莹;陈志海;魏荷花;;松辽盆地十屋油田营城组油气分布[J];世界地质;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