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安泽卢云亭杨颖瑜陈兆棉  
【摘要】:正1 五排河流域的地质遗迹及自然人文生态分析地质遗迹是地质历史时期由内外动力地质作刚形成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地质现象,包括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和观赏石及其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保护好这些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质遗迹是国家珍贵的地质遗产,是自然界赐给人类的不可再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剑民;王姝琼;;宝玉石及观赏石类特征和矿床成因[J];西部资源;2011年01期
2 ;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推进“地质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促地质公益事业产业化[J];化石;2011年03期
3 李丙霞;;浅谈贵州古生物化石的保护[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0期
4 王强;蒋顺兴;程心;;莱阳古生物化石发现与研究大事记[J];科学世界;2011年08期
5 张文广;;鼓动着翅膀向太阳飞翔——鸟化石为朝阳市亮出名片[J];对外大传播;2004年02期
6 杨玉松;;放射性出没,玩家注意[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9期
7 李志群;任治(示几);张泰身;;云南腾冲火山旅游景观探讨[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8 赵晓晨;;孪生姐妹——孔雀石与蓝铜矿[J];百科知识;2011年14期
9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10 赵树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精度CT实验室建成[J];化石;2011年03期
11 蒋顺兴;王强;张嘉良;;莱阳白垩纪地质演化与地质遗迹[J];科学世界;2011年08期
12 张嘉良;王强;蒋顺兴;孟溪;;莱阳白垩纪化石生物群[J];科学世界;2011年08期
13 徐嘉炜;;中华黄蜡石的地质学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4 史冀忠;陈高潮;李玉宏;姜亭;;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的岩石学特征和沉积环境[J];地质通报;2011年06期
15 ;贵州省地质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贵阳隆重召开[J];贵州地质;2011年02期
16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料馆西北分馆2011上半年新增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J];西北地质;2011年02期
17 罗凤兴;;奇韬煤矿区苏桥井田煤层对比标志寻找与建立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18 李光;翟洪涛;李代娣;郑颍平;孟凡月;赵朋;;皖西北及邻区第四系分布与新构造运动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11年02期
19 杨友进;鲍章平;;浅谈庐枞火山岩盆地中柳峰山地区的“玄武玢岩”[J];安徽地质;2011年02期
20 笑笑;;南极洲的恐龙[J];中华少年(DK少年百科);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安泽;卢云亭;杨颖瑜;陈兆棉;;保护五排河地质遗迹刻不容缓——五排河流域地质遗迹调查报告[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兴武;厉福荣;;地质遗迹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夏英煌;张家义;;地质遗迹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孟彩萍;吴成基;郝俊卿;陶盈科;;壶口瀑布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发展策略[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郑敏;;我国应加强地质遗迹保护[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艳萍;;地质遗迹的开发利用与绿色GDP核算[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同文;田明中;张顺智;吕朋菊;郑元;;泰山的地质遗迹类型及其科学价值[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永生;;浅议如何协调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保护[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文宝;邱玲;浦晓玲;;论湖北赏石文化发展之路[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钱丽苏;;地质遗迹类型划分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莉;河南省恐龙化石科学特征及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李勇;上扬子区晚震旦世地层古生物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四川筠连地质公园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谢艳平;浙江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其保护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孙亚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孝蓉;贵州三叠纪地质遗迹保护性利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于坤;秦皇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6 单莉莉;四川剑门关景区沉积相及成景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石敏;冀北丰宁热河生物群古生物化石保护区的开发与建设[D];东北大学;2008年
8 郝俊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遗迹保护性利用与当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菲菲;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貌景观的构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张晶;地质公园建设中地质多样性保护与协调性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贺正钟海 记者 易博文;益阳发现珍贵地质遗迹资源[N];湖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赵应繁;保护、管理、利用好地质遗迹资源[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唐秀君;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是必然选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唐秀君;地质遗迹资源有偿使用是必然选择[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5 韩良康维海;国家地质公园:展示大美青海的金色名片[N];青海日报;2008年
6 喻佳;保护地质遗迹 科学开发提升城市形象[N];自贡日报;2008年
7 ;中国观赏石协会2007年大事记[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黄穗诚通讯员 蔡文创;广州举行世界地球日咨询活动[N];广东建设报;2008年
9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瑞新;科学发展 实现资源永续利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10 王纪民 张亚莉;兴义举行“中国观赏石之乡”揭碑仪式[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