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让会  
【摘要】:正 1引言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和石油及天然气开发接替区,在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景观的形成受制于地貌和气候条件以及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景观嵌块的类型、形状、大小、数量和空间组合既是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小娟;王长委;胡月明;王兵;胡小飞;周建;;基于GIS的沿海局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2 田园;王敏勇;李冠男;;计算机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1年12期
3 谭英;丁洪富;;GIS技术在“数字地籍”中的应用及地籍工作展望[J];测绘;2011年03期
4 王耕;高香玲;;基于GIS的大连海洋岛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4期
5 唐建军;;GIS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6 胡斯然;周博闻;;基于GIS技术的路面管理系统在iPad终端的运用研究[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7 刘春雨;赵军;刘英英;党国锋;师银芳;;25年来额济纳天然绿洲LUCC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8 曾思美;董少坤;韩军;黄鹏;;矿区地面场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9 苗承玉;马晓男;曹光兰;朴东范;朱卫红;;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李婷;赖华;张世熔;;岳池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4期
11 任玉环;刘亚岚;许华;刘旭东;尹球;;基于环境一号小卫星CCD图像的滨海湿地监测研究[J];遥感信息;2011年03期
12 何丹;金凤君;周璟;;基于Logistic-CA-Markov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08期
13 胡光印;董治宝;逯军峰;颜长珍;;黄河源区沙漠化及其景观格局的变化[J];生态学报;2011年14期
14 王凯;田国行;;基于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宏观土地利用优化研究——以河南省铜山风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15 张彬彬;韩海荣;梁大双;康峰峰;张丽谦;刘利;;基于遥感的京西北山地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6 申怀飞;付昆;丁圣彦;梁国付;;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8期
17 吕韬;;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群影响因子分析与评价[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8 李云鹏;司瑶冰;刘朋涛;朝鲁门;;基于空间信息的内蒙古农业干旱监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19 白林波;白明生;石云;;基于RS与GIS的银川市湿地景观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4期
20 段书文;;试论基于GIS技术的复杂工程的施工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方案[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让会;;基于遥感及GIS技术的内陆河流域生态景观格局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2 张镱锂;阎建忠;刘燕华;郑度;;青藏铁路对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以西宁至格尔木段为例[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丁圣彦;曹新向;;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饶卫民;章家恩;肖红生;周庆;;广州白云区农业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内在驱动力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刘毅华;叶长盛;;华南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典型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6 张戈丽;王立本;董金玮;;基于泉域景观格局的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高爱;夏丽华;;广州市江河岸线景观格局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荣华;李小娟;宫辉力;;基于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李伟峰;欧阳志云;王如松;;北京五六环之间绿化控制带发展潜力评估[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周军;李惠敏;唐礼俊;唐仕敏;吴千红;;城乡景观空间格局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东进;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2 肖红生;基于“3S”技术村级景观长期动态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华;地下水平衡与生态演替耦合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史志华;基于GIS和RS的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关瑞华;基于3S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监控技术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傅瓦利;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晓春;中国东北亚高山林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王炜;城镇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斌;火地塘林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生态效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慧君;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与树种结构相关性研究——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例[D];浙江大学;2004年
2 冯文兰;成都市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规划[D];四川大学;2004年
3 黄华兵;基于遥感与GIS的景观类型信息提取及景观格局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5年
4 张彤;崇明东滩景观格局与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屈双荣;基于GIS重庆岩溶区景观格局状况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李婷;闻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与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海丽;南水北调沿线景观格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增慧;内蒙古鄂托克旗农牧交错区景观变化趋势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欢;我国高科技产业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晓琴;基于遥感的北京山区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论GIS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N];中国测绘报;2003年
2 王家耀;西部大开发与GIS技术[N];中国测绘报;2001年
3 王瑜婷;今年“两会”新亮点 参政议政用上GIS技术[N];中国测绘报;2005年
4 吕建军;利用GIS技术 管理城市供水管线系统[N];科技日报;2001年
5 王玲;采用GIS技术实现通信网络管理[N];科技日报;2001年
6 邹伟健 肖爱辉;为广州房地产测绘管理提供平台[N];中国测绘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徐克强;新余市:喜看新绿满枝头[N];经济日报;2010年
8 罗军;GIS 今天的管网专家[N];中国电力报;2000年
9 朱晓军;2002年物流IT发展趋势[N];中国交通报;2001年
10 丽华;关注GIS[N];计算机世界;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