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海岸和陆架泥质沉积的形成过程与环境记录

高抒  
【摘要】:正 距今5500~7000年以来,在陆架宽广、陆源沉积物供应丰富的海域,往往形成泥质沉积,在我国黄、渤、东海区域就有全新世泥质沉积的广泛分布,其最大厚度可达50m 以上。相对于粗颗粒沉积物而言,陆架细颗粒物质堆积区的水动力环境相对稳定,因此泥质沉积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对于气候演变、环境演化信息的提取而言,陆架泥质沉积往往被当作理想的地质记录之一。由于近岸和陆架的全新世泥质沉积较厚,因此具有形成高分辨率地质记录的潜力。但是,为了充分挖掘陆架沉积记录在高分辨率环境演化研究中的潜力,需要深入了解陆架泥质沉积形成的现代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鸿祯,王自强,朱鸿,陈忆元,全秋琦;中国晚元古代古构造与古地理[J];地质科学;1980年02期
2 王鸿祯 ,刘本培;中国中元古代以来古地理发展的轮廓[J];地层学杂志;1981年02期
3 周书欣;粘土矿物、沸石类和二氧化硅矿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的转变[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11期
4 ;东中国海及其它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通告[J];海洋与湖沼;1982年06期
5 ;东中国海及其它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通告[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2年04期
6 张吉森,费安琦,王志辉;鄂尔多斯西、南部中奥陶世环陆架沉积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2年04期
7 曾成开,朱永其,王秀昌;台湾海峡的底质类型与沉积分区[J];台湾海峡;1982年01期
8 朱大奎;许廷官;;江苏中部海岸发育和开发利用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9 梁名胜;东海及其它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中国杭州召开[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3年02期
10 ;“东中国海及其它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将在杭州召开[J];东海海洋;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津;郭景如;蒋多元;徐中信;J.Mechie;R.Meissner;F.Wenzel;INDEPTH项目组成员;;INDEPTH-Ⅱ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地壳浅层构造的地震成象[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钟建华;刘云田;姜波;管全俊;张跃忠;柳祖汉;吴孔友;李勇;;山间(季节性)曲流河边滩的沉积学特征——以柴达木盆地英雄岭的曲流河为例[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夏军;钟华明;童劲松;;藏南洛扎地区侏罗、白垩纪岩相古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范昌福;王宏;;渤海湾西北岸埋藏牡蛎礁百年级别的沉积旋回[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许志琴;戚学祥;刘福来;杨经绥;吴才来;曾令森;梁凤华;;西昆仑康西瓦加里东期孔兹岩系及地质意义[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李安春;秦蕴珊;;中国近海细粒沉积体系及其环境响应[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高抒;;我国海岸和陆架泥质沉积的形成过程与环境记录[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肖尚斌;蒋富清;李安春;徐方建;郑范;;近2 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安春;肖尚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作用及环境响应[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厚杰;杨作升;;现代黄河沉积物“源到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鹏;北黄海细颗粒物质的沉积特征与输运过程[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2 蒋东辉;渤海海峡沉积物输运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3 肖尚斌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古环境记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4 邓兵;中国东部海区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物、有机碳埋藏通量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桂芝;北黄海西部泥质沉积特征与成因探讨[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2 辛立国;中国东海2万年来海进过程和海进体系域模拟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徐美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下白垩统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刘志广;天津三河岛及其周边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D];吉林大学;2007年
5 沙旭光;东海舟山群岛海域泥质沉积特征和物源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国栋;松科1井南孔旋回地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英楠;长江输运泥沙记录我国古气候变化[N];科学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